特朗普开始算账,从欧盟收割6500亿美元、日本收割5500亿美元、韩国收割3500亿美元,可是却从我们这吃了闭门羹,这才是他面对中国总是破防的基本原因。特朗普举着关税大棒,向全世界发出威胁,根本目的就是要钱。
要我说,特朗普这招根本不是什么新花样,就是美国实在没法像以前那样轻松薅世界羊毛了,才急着用这种横蛮手段抢钱。
美国现在的财政状况早就捉襟见肘,美国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国债总额已经突破38万亿美元,相当于每个美国人背着近11万美元的债务,2025年光国债利息支出就高达1.4万亿美元,占联邦财政收入的26.5%,每分钟都要还超过200万美元利息,这窟窿不靠抢确实难填上。
过去美国靠美元霸权,降息时让美元流向全球收割财富,加息时又让资本回流补血,这套玩法用了几十年屡试不爽,但现在各国都学精了,去美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再加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崛起,美国的收割套路越来越不好使,只能换成最直接的横蛮手段。
特朗普对欧盟的收割堪称典型,2018年他以国家安全为由,根据232条款对欧盟钢铝产品分别加征25%和10%的关税,直接引发美欧贸易争端。
欧盟本来想反制,但架不住美国的强硬施压,最终被迫接受关税配额制,美国允许基于以往进口数据的330万吨钢铁和38.4万吨铝产品免税进入,超过配额仍要缴税,欧盟则暂停了所有反制措施和WTO诉讼。
这场博弈下来,美国不仅通过关税直接增收,还逼着欧盟开放市场,算上后续贸易协议带来的额外收益,刚好对上了6500亿美元的收割规模,美国海关数据显示,仅这一轮关税就为其带来数百亿关税收入,而欧盟企业则被迫承担更高成本,美国国内的汽车和家电制造商也跟着遭殃,钢成本一度翻了三倍,但特朗普根本不管这些,只要能拿到钱就行。
对付日本,特朗普同样是威逼利诱,他深知日本经济依赖美国市场,直接威胁要对日本汽车加征高额关税,要知道汽车产业是日本的经济支柱。
日本只能乖乖让步,同意增加美国大米的免税进口额度,将牛肉进口关税分10年降至10%以内,还承诺了5500亿美元的对美投资,这笔悬案至今仍被美国拿出来施压。
日本总务省的数据显示,自日美贸易协议达成后,日本农产品市场被大量美国产品冲击,国内农业组织怨声载道,但为了保住汽车出口市场,也只能忍气吞声,特朗普就这样轻松从日本榨取了巨额利益。
韩国更是被特朗普拿捏得死死的,2018年修订的韩美自贸协定,让韩国付出了惨痛代价。
根据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的评估报告,协定生效后五年内,韩国农畜产品生产损失累计近万亿韩元,减少了5407个工作岗位,后续修订更是让韩国承诺向美国投资3500亿美元,还扩大了美国汽车对韩出口配额,将皮卡关税豁免期延长至2041年。
韩国钢铁出口配额被削减至以往的70%,仅京畿道地区就损失4.32亿美元出口额,5614人失业,特朗普一句“韩国输美产品适用15%关税”,就让韩国不得不乖乖掏钱,这份委屈也只能自己咽。
不过,特朗普的这套操作却在中国制造了个结结实实的闭门羹。2018年以来他累计对约3700亿美元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还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进行打压,可结果却让他大失所望。
中国不仅依法采取同等力度反制,还坚持不卑不亢的谈判立场,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0年中美贸易顺差反而扩大至3169.2亿美元,即便在关税压力下,2023年美国对华进口额仍高达5368亿美元。
美国想让制造业回流,可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3年货物贸易逆差达1.06万亿美元,远高于贸易战前水平,所谓的关税增收也成了笑话,特朗普吹嘘每天能收20亿美元关税,实际美国海关和财政部数据显示日均只有2.5亿美元左右。
更让特朗普窝火的是,打压华为导致美国芯片产业损失1700亿美元,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报告显示,与中国脱钩将让美国五年内损失1.6万亿美元和70多万个工作岗位。
中国还在不断拓展新市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额从2017年的7.37万亿元升至2023年的19.47万亿元,外贸“新三样”出口突破万亿,完全不惧怕美国的贸易封锁。
特朗普本以为靠着关税大棒就能让中国屈服,没想到中国不仅没被压垮,反而越发展越好,而他自己的收割计划也漏洞百出,关税最终都转嫁到美国消费者身上,导致食品杂货价格四年上涨25%,通胀高企让民众怨声载道。
他之所以对着中国破防,说到底就是没能从这块硬骨头身上占到便宜,反而让自己的困境暴露无遗。(苍笙客栈)
参考信源:
光明网:特朗普称美日达成“巨大”协议:日将投资5500亿,并开放大米汽车市场!石破茂最新回应
新浪财经:欧盟“割肉”避战:接受15%关税、追加6000亿对美投资
观察者网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