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图:添南兴肉脞面第三代摊主陈宝财夫妇(右)和第四代陈家豪夫妇(左)一起经营家生意,陈宝财也向记者出示已故祖父的照片。(齐鲁摄)右图:。吕珏葳说他只是以后辈身份向已故的创始人致敬。(取自友诺士肉挫面面簿)
本地百年老字号肉脞面“闹双包”?添南兴肉脞面老摊主澄清,有百年炉火的肉脞面是由祖父一脉相传至目前儿子第四代,友诺士肉脞面第五代传人则解释以敬重之心要发扬古早味。
《新明日报》曾报道,38岁的吕珏葳放弃银行高薪职位,作为友诺士肉脞面第五代传人,接手先辈的秘方并将其发扬光大。吕珏葳接受媒体访问曾公开肉脞面创始人,即其外高祖父“陈连福”的照片,不料引起议论。
勿洛第511座的添南兴肉脞面的第三代店主陈宝财(68岁)出面表示,他近期频繁接到亲属电话询问,也有食客纳闷,为何他祖父陈连福的照片会和另一家肉脞面有关。
在9月份刚荣获“小贩文化传承奖”的陈宝财接受《新明日报》访问时说,本地唯一具有百年历史的肉脞面,是由祖父陈连福于1923年创立。“从福建诏安来新加坡谋生的祖父来新时并不会煮肉脞面,而是在本地做了一段时间的劳工后,自学肉脞面才开始售卖。”
陈宝财忆述,祖父早年在菜市一带沿街叫卖并传给父亲陈贵顺,他九岁起就从旁帮忙,摊位于1987年入驻勿洛511座的小贩中心,取名“添南兴”。他数十年来奉献毕生精力,而目前由儿子陈家豪(38岁)接手,是家族直系的第四代传人。
老摊主吁勿用祖父肖像宣传
他坦言,祖父母家族大,祖父也未曾吝啬传授肉脞面的秘方,因此各家开枝散叶后,不少亲友甚至员工纷纷另起炉灶,靠煮肉脞面讨生活。陈宝财说,各做各的这不构成侵权。但是他强调,这些亲朋好友们都一致同意,由于不是祖父的直系传人,不会随意张贴祖父母的肖像用做宣传。
“既然不是直系亲属,也并非名正言顺的传人,而且没有得到我们直系家属同意的情况下,任何人不应用祖父的肖像,这是一种尊重。”
创始人分享秘方,全岛至少50摊
陈宝财估计,以祖父流传下来的秘方卖肉脞面,全岛目前至少有50家档口。
这些档口起初集中在东部,如今已遍布全岛的小贩中心和咖啡店等,当中不乏有名有号的旺店。陈宝财透露,开设这些档口的多为亲戚,不过也有朋友或员工。
陈宝财也提到,添南兴肉脞面除了勿洛的档口,三年前也入驻麦波申一家咖啡店。他之前受访时曾透露,自家的面只有肉脞、水饺和肉丸,汤汁也是用猪骨熬成,和当年父亲的肉脞面的不同在于如今多了肉丸,而除了肉丸外,其他材料都是自家配方。
友诺士肉脞面第五代传人:以后辈身份致敬
友诺士肉脞面第五代传人表示,会公开创始人的照片,是以后辈身份致敬,并想尽自己的一份绵力,继续传承家族古早味。
吕珏葳向《新明日报》解释说,陈连福育有一儿一女,自己是女方血脉的传承。换言之,他的外公是陈连福的外孙。陈宝财也向《新明日报》确认,吕珏葳的外公是他表哥(即姑姑的儿子),尽管他与这位晚辈仅有过一面之缘。
吕珏葳说,他无意与家族中的长辈有任何的不愉快,也敬重他们多年来所付出的辛劳,会公开老人家的照片只是想献上一份敬意。“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这一碗面流传百年并能延续下去,继续养活这么多个家庭。是十分难得的事。”(新明日报)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