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左)在吉隆坡出席亚细安峰会期间,与马来西亚首相安华签署美马对等贸易协议。(路透社)
(北京讯)贸易专家认为,在与东南亚国家新签的贸易协定中,美国特朗普政府加入了“毒丸条款”,为华盛顿与北京的战略竞争增添一件新的外交武器。
《金融时报》星期四(11月6日)报道,马来西亚和柬埔寨上周分别与美国签署对等贸易协议,这些贸易协议包含一项条款,即马柬若与他国签署损害“美国根本利益”或“对美国安全构成实质性威胁”的竞争性协议,美方可终止与马来西亚或柬埔寨的协议。
一些贸易专家说,这项条款的涵盖范围极广,实际上是对那些与中国贸易关系密切的小国进行“忠诚度测试”,接下来这有可能重塑美国在东南亚乃至全球的贸易谈判格局。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地缘政治与战略教授埃文内特说:“美国是要通过这些协议来保护它在这些市场的优势,美国正试图通过新的贸易协议,重塑过去几十年形成的‘亚洲工厂’。”
他指出,这些条款范围极其宽泛,赋予美国单方面终止协议的权利,使华盛顿在整个地区获得新的施压手段。与马来西亚的协议还包含一项条款,要求马来西亚配合美国对他国的制裁及其他经济限制。
埃文内特在上周发表的评论中写道:“归根结底,毒丸条款将贸易协议从纯粹的商业工具转变成更为广泛的管理伙伴国对外经济政策导向的工具。”
2020年签署的《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也有类似的“毒丸条款”先例,但埃文内特说,《美墨加协定》的条款具有法律定义的触发条件,而马国和柬埔寨签署的协议中的“毒丸条款”则是宽泛的。
咨询公司FlintGlobal的贸易专家山姆·洛则说,马柬与美国签署的贸易协议具有战略意义。“首先,这新的协议旨在缓解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严重冲击。”
智库机构世界大型企业联合会(ConferenceBoard)经济战略中心负责人德梅尔齐斯直言,这些“毒丸条款”是多边主义遭受的又一次打击,反映了美国对中国致力于主导区域供应链的担忧。不过,这些条款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限制或减缓区域供应链与中国的整合,仍有待观察。
她补充说:“这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说‘我是老大,你们得跟我打交道’。但是,实际上,这些国家有什么谈判筹码,才能拒绝这些‘毒丸条款’?这些条款的作用是要阻止中国通过这些亚细安国家渗透美国市场。”
报道也称,同美国正考虑对经过东南亚港口转运的中国商品征收40%的“转运”关税一样,毒丸条款也是美国为进一步加剧中国与区域贸易伙伴之间分歧的手段。(联合早报)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