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

部分商家通过违规涨价等花样方式增加财政补贴,中国多省审计披露以旧换新存在骗补问题 2025-8-7 13:31:58 发自江苏连云港

本站群第一用户 微博 只看楼主 2214

融合站点 - 私人主页 - 专栏文集 - 监督评点 - 我的信箱
  中国多个省份审计披露,以旧换新活动存在盗用资质、“先涨后补”等骗补问题。

  据中国财新网报道,财政资金支持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是2024年度各省份审计的重点之一。

  多个省份披露,部分商家通过违规涨价等方式增加财政补贴,还存在骗取补贴、补贴资金兑付慢等问题。

  截至8月6日,有1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公布了2024年度省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

  北京披露,部分商品涨价增加财政补贴,五家企业未按规定向市商务局申请价格调整,采取变更商品编码、搭车上传套装商品或服务的方式上涨备案价格,销售1万3500件商品,增加财政补贴277万1100元(人民币,下同,49万新元)。

  报道称,北京非实名买家通过借用、盗用个人购买资质等方式,批量购买总价2.47亿元的电脑等商品,涉嫌骗补;海南抽查的三家企业413款商品存在“先涨后补”、捆绑销售等套补行为,涉交易金额707万元。

  中国多地6月暂停了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补贴政策,引发“国补”政策将取消的猜测。不过,中国官方公布,会在7月下达新一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但强调下来会更加注重持续性和均衡性原则,保障这项政策全年有序实施。(联合早报)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




相关主题:

状态
头像 回复
本站群第一用户 2#
站点:4577 2025-8-7 13:34:04 发自江苏连云港
  盗用资质、虚构交易,多地审计报告披露以旧换新存在骗补等问题

  国家正着力推动在全国范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各地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提价骗补、恶意套补等乱象。日前,多个省区市公布了2024年度省级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设备更新、消费品以旧换新领域财政资金使用情况成为审计重点。

  此前,国务院关于202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介绍,中央财政于2024年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其中7000亿元用于“两重”建设、3000亿元用于“两新”工作。

  审计发现,部分资金分配使用不够规范和严格。少数企业涉嫌骗补,如云南5户家电销售企业,利用审核部门不核查商品物流信息等漏洞,通过安排员工及亲朋到店刷卡但不交付实物、再全额返现等手段,虚开大量销售发票、交易凭证等,以此骗领家电以旧换新补贴171.21万元。

  在地方层面,此类现象也被审计发现。北京市2024年度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报告显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和相关国债资金使用方面,部分商品涨价增加财政补贴。5家企业未按规定向市商务局申请价格调整,采取变更商品编码、搭车上传套装商品或服务的方式上涨备案价格,销售1.35万件商品,增加财政补贴277.11万元。

  此外,部分人员涉嫌骗取财政补贴。非实名买家通过借用或盗用个人购买资质、编造虚假地址等方式,批量购买3万余件、总价2.47亿元的商品,涉嫌骗取财政补贴,其中电脑(含学习机)品类商品占比达99.95%。以个人消费者名义购买的5206件商品订单,发票购货方却显示为企业、机构,享受财政补贴668.36万元。3名已故人员资格被盗用或冒用,补贴资格通过“京通”小程序被领取。

  北京市审计报告还称,补贴资金审核不严。50辆新能源公交车更新资料中的发票开具日期和机动车登记证书取得日期超政策实施期限近1个月,仍获得补贴资金400万元。3所学校的5个老旧门窗更新补贴项目施工清单中包含新做墙体保温隔热层等与政策支持方向不符的施工内容,涉及财政补贴220.07万元。51户居家适老化改造补贴申请家庭因订单退、换货,超额领取补贴7.05万元。

  黑龙江省重点审计了省农业农村厅、省商务厅、13个市2024年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相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发现的主要问题:一是家电和汽车补贴资金兑付缓慢。13个市申请提交的汽车补贴数量22473辆,各级商务部门仅审核通过9932辆,兑付540辆补贴金额863万元。二是部分市县农机生产企业、经销商和农户骗取农机购置补贴。13个县部分经销商通过以旧顶新、更换铭牌等方式使用旧机具、样机、劣质农机等骗取补贴资金。个别生产企业伙同4个县12家经销商,以零元购机诱惑农户或与农户串通编造虚假购机流水等手段,虚假销售劣质打捆机骗取补贴资金。三是部分市县家电企业骗取家电消费补贴资金。5个市、5个县的14家企业采取虚构家电销售数据、伪造交易记录等方式骗取补贴资金。

  湖南省审计“两重”建设和“两新”工作发现,汽车置换、农机报废更新等领域补贴资金被骗取或违规使用,涉及金额9372.85万元。

  海南省审计报告指出,去年省内大力支持提振消费,拨付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资金15.8亿元,确保汽车、农机、家电、家装等方面惠民政策及时兑付到位。“两重”“两新”政策落实审计情况发现,抽查3家企业,发现413款商品存在“先涨后补”、捆绑销售等套补行为,涉及交易金额707.26万元。

  青海省审计报告也透露,去年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安排省级财政资金8亿元,撬动市场消费放大倍数达10倍以上。但是,在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相关政策落实中,有企业通过“以旧换新”或伪造购货发票等方式涉嫌骗取财政资金。

  对于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出现的骗补等乱象,中央和地方层面也在加强监管。

  2025年1月,时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将督促各有关方面,严格执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两新”资金管理办法,一定要做到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挪用,要确保资金真正用到“两新”上。此外,会严厉打击“先涨价后打折”、骗补套补等违法违规行为,不断规范市场秩序。

  2025年3月,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司长李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落实过程中,针对虚假交易、重复申领、一机多卖等违规行为,商务部通过迭代升级系统,以信息化手段进行实时监测拦截,同时畅通监督举报渠道,会同相关部门指导地方及时查处,坚决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7月中旬,福建省商务厅、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参与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提醒告诫书》指出,不得虚假空刷套补、提价返款套补、恶意串通骗补等行为;不得以“退货不退补”“一机多卖”等手段套取补贴;不得虚开发票,不得转让、转借发票。此前在2024年10月,湖北省就开出了自家电以旧换新国家补贴政策实施以来的首张罚单,多家涉事公司被取消参与家电以旧换新资格。

  国家发改委7月底发布消息称,2025年以来,国家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两新”政策的决策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和地方加强上下联动,迅速构建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体系,有序下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实施过程中持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截至2025年7月16日,全国共有2.8亿人次申领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带动相关商品销售额超过1.6万亿元。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家电和音像器材、文化办公用品、通信器材、家具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30.7%、25.4%、24.1%、22.9%,乘用车零售量增长10.8%,支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

  国家发改委表示,近日已会同财政部,向地方下达了今年第三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下一步将按计划将于10月下达今年第四批69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继续支持地方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国家发改委将会同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加强产品质量和价格监管,督促参与企业依法合规经营,严防“先涨后补”、骗补套补等风险。(界面新闻 记者 翟瑞民)



状态
头像 回复
本站群第一用户 3#
站点:4577 2025-8-8 11:58:33 发自江苏连云港
  中国多省披露以旧换新骗补问题首轮需求满足后料补贴政策被钻空子

中国多省披露以旧换新骗补问题首轮需求满足后料补贴政策被钻空子

  中国以旧换新“国补”政策已实行一年多。图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一家店内打出的国补广告。(中新社)

  中国以旧换新“国补”政策实行一年多,多个省份近期披露,存在盗用资质、先涨后补、骗取或违规发放使用补贴资金等问题。

  分析认为,政策补贴范围以家电汽车等耐用品为主,随着第一轮补贴的发放,普通消费者对这类产品的需求已被满足,后续补贴更多成为不法机构钻空子的目标。

  北京7月24日在2024年度审计工作报告中披露,五家企业通过涨价,增加财政补贴277万1100元(人民币,下同,49万新元);非实名买家批量购买共2.47亿元商品,骗取财政补贴;以个人消费者名义购买的5206件商品订单,发票购货方却是企业和机构,享受财政补贴超过668万元等。

  据财新网报道,截至星期三(8月6日),有10个省市公布2024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报告,以旧换新补贴是各省份审计的重点之一。

  中国官方去年7月宣布安排约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提振消费刺激经济。

  除北京外,海南、黑龙江、湖南、山东也在审计报告中,披露企业套取补贴、违规使用或审核把关不严等问题。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萌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以旧换新补贴主要是汽车、家电等耐用品,这类产品不太可能大量重复购买,也没有经常更换的需求。当第一轮补贴满足大部分真实需求后,面对第二轮补贴,可能就会有人动歪脑筋,钻政策空子。

  多地政府去年以来推出举措,试图堵上“骗补”“套补”漏洞。湖北省去年10月取消五家违规公司以旧换新活动资格。四川省同月连发两份清退违规企业公告。

  河南省去年10月发布告诫书,提醒违规企业最高处500万元罚款。福建上月也发告诫书,严禁骗补、售假等行为。

  不过,沈萌认为,骗补行为比较分散,地方政府目前可能没有足够资源去彻底解决。

  《潇湘晨报》星期二(5日)报道,有湖南长沙消费者反映,小米净水器“国补”地区比非“国补”地区还贵600元,质疑小米涉嫌套取补贴。

  小米方面回应称,通过改地址给予的优惠是商家自己补贴,并非“国补”。但对于“国补“标识价格虚高的问题,未有明确答复。

  “国补”对消费刺激作用减弱

  中国多地6月一度暂停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引发“国补”将被取消的猜测。不过,中国官方上周下达今年第三批以旧换新资金。

  沈萌指出,“国补”范围不断扩大,说明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正在减弱。而且这种刺激只是提前耐用品的消费行为,并不是增加消费数量。

  他认为,制定“国补”政策时应考虑中长期,注重持续性和均衡性,与消费者需求和能力匹配,避免急于求成、前紧后松,被人利用钻空子。(联合早报)



商城资讯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商城动态
  • 商界报道
  • 商务资讯
  • 商业新闻
  • 访谈对话
  • 商务评论
  • 商贸参考
  • 商城研究
  • 商海故事
  • 生意经典
  • 商道谋略
  • 商战风云
  • 交易保障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消费提醒
  • 购物指南
  • 消费点评
  • 声明说明
  • 曝光警示
  • 黑白名单
  • 反黑打假
  • 虚假欺诈
  • 市场监管
  • 投诉维权
  • 买卖保障
  • 交易担保
  • 服务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居民服务
  • 医药卫生
  • 餐饮住宿
  • 金融财税
  • 交通运输
  • 教育培训
  • 招工招聘
  • 休闲娱乐
  • 租赁拍卖
  • 顾问咨询
  • 软件信息
  • 任务外包
  • 日用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纺织服装
  • 鞋帽箱包
  • 珠宝配饰
  • 手机数码
  • 家电办公
  • 家居日用
  • 美妆养护
  • 母婴玩具
  • 轻工食品
  • 体育旅游
  • 家装建材
  • 房屋地产
  • 专业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农林牧渔
  • 文艺文创
  • 媒体出版
  • 五金交化
  • 电子电气
  • 机械设备
  • 车辆船舶
  • 能源化工
  • 冶金矿产
  • 安防环保
  • 工程项目
  • 综合市场
  • 广场大集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网络超市
  • 广场集市
  • 二手市场
  • 非标特异
  • 商机无限
  • 买家求购
  • 发标发包
  • 分类广告
  • 个人求职
  • 导购促销
  • 爱心义卖
  • 临时管制
  • 推广运营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入业指导
  • 运营推广
  • 管理进阶
  • 商城实务
  • 商家活动
  • 推荐分享
  • 广而告之
  • 公告启事
  • 商务服务
  • 调查问卷
  • 预审公示
  • 优品数库
  • 商城之家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商品主页
  • 客来商往
  • 客商共治
  • 评比排行
  • 小二客服
  • 店长掌柜
  • 经理高管
  • 商会联盟
  • 商者之家
  • 优商数库
  • 答疑解惑
  • 资料常识
  • 商城版务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在线发稿
  • 版务规则
  • 开放工单
  • 公告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