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

特朗普遇袭刷屏照片版权视觉中国明码标价,视觉中国回应享有合法著作权或已获合法授权 2024-7-15 19:59:36 发自江苏连云港

本站群第一用户 微博 只看楼主 3184

融合站点 - 私人主页 - 专栏文集 - 监督评点 - 我的信箱
  这两天的一个大新闻——特朗普遭遇枪击。

  一时间,相关照片和视频在网络上疯传。

  其中,一组特朗普高举拳头,耳旁流血的照片更是颇具艺术感,并且被广泛传播。

  据了解,这组照片出自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美联社摄影记者埃文·武奇之手。一时间,埃文·武奇几乎被全世界关注和讨论,大家都知道那张经典照片是出自他手了。

  埃文·武奇也在自己的多个社交平台发布了他拍摄的特朗普遇袭相关照片。。

  今天,三言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有几家国内媒体在报道相关内容时,相关照片的来源标注却是视觉中国。

  这不禁让人好奇,照片的版权怎么成视觉中国的了?

  视觉中国CFP有相关照片社交媒体使用2100元/张

  三言查看搜索了视觉中国的网站(vcg.com),并未找到相关照片。

  于是,三言致电视觉中国,客服表示,此类照片比较敏感,在另外一个网站(CFP),只对合作客户开放。

  之后,客服安排了一位专员与三言对接,专员在CFP确实查询到了特朗普的相关照片。

  那么,相关照片是这个照片是视觉中国从埃文·武奇手里获得授权了?还是埃文·武奇供稿给视觉中国了?

  三言就此事询问视觉中国专员。

  对方表示:“视觉中国平台上展示的图片均来源合法,为公司的自有版权内容或经签约供稿人或供应商机构合法授权,我们均有权发布和收费。视觉中国在和客户的协议中就版权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声明,保证提供给客户的版权图片均享有合法的著作权或已获得著作权人的合法授权。”

  但没有正面回答相关照片的来源。

  特朗普遇刺的照片,视觉中国卖多少钱?

  视觉中国专员表示,价格不一定,要看具体用途。

  若是自媒体文章配图,在社交媒体用(微博、微信、抖音、小红书、头条号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使用),一张2100元。购买一张可以在多个平台使用。

  不过,不同的媒体、自媒体,可能收费标准也不同。

  对方还强调,视觉中国只授权著作权的使用权,涉及肖像权和物权需要用户自行获得授权。

  那如果国内媒体、自媒体用特朗普遇刺的照片,且未标注来源视觉中国,会算侵权吗?

  对方表示,不购买直接使用的话,风险使用方自己承担。

  但对方还是未正面回答是否算侵权。

  视觉中国专员提供的两张照片,角度和站位相同,但最右侧的保镖头的位置不同。

  三言就此事再次询问对方,对方称只有两张,可以买了自己修改。

  其提供的图片信息显示,“此内容仅限作为资讯传播的配图使用。未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得进行商业使用。”

  图片也有id,作者/来源是“供应商”。

  而美联社发在社交平台的相关照片,和财新所用的照片是一样的。并且美联社标注照片由埃文·武奇拍摄。

  视觉中国多次陷入版权争议

  事实上,视觉中国已多次因版权问题引发争议。

  早在2019年,视觉中国就曾因将国旗、国徽、黑洞照片等纳入自己的图库,惹得众怒。

  当年4月11日晚,视觉中国暂停网站运营,开始自查和整改,国家网信办、版权局等主管部门也相继对视觉中国进行督导,天津网信办进驻调查,并做出了从重罚款的决定。

  去年8月,星空摄影师戴建峰(jeff)发文称,自己拍摄的173张照片被视觉中国通知侵权,还被要求赔偿8万余元。但这些所谓的“侵权照片”实际上是自己拍摄,并且并未和视觉中国进行过合作。

  对此,视觉中国回应称,系误会。经初步核实,涉事图片系jeff授权图片库Stocktrek Images进行销售,Stocktrek Images又将相关图片授权给Getty Images销售。视觉中国作为Getty Images在中国大陆地区的独家合作伙伴,拥有对包括涉事相关图片在内的完整的销售权利,涉事图片的销售授权链条清晰完整。

  jeff表示自己不接受视觉中国的观点。

  jeff称自己与stocktrek核实,并被告知视觉中国无权销售其作品,也没有其作品的任何版权。此后,Stocktrek表示,视觉中国代表已致电该公司,公司也明确通知,需要从视觉中国网站上删除jeff的相关作品。

  从jeff的微博看,他已经起诉视觉中国非法销售其照片并向其索赔之事,今年1月25日,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继续进行证据交换,开庭日期法院另行通知。

  那特朗普这张照片,会不会是Stocktrek Images或GettyImages获得了授权,然后视觉中国作为Getty Images在中国大陆独家合作伙伴,就间接获得了授权?

  三言在Stocktrek网站未搜到,Getty网站则跳转到了视觉中国网站,且Getty的社交平台也发了特朗普照片,不过是其他角度,其中包括特朗普趴地上的照片,但来源却是另一位摄影师的。(本文源自:三言Pro)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




相关主题:

状态
头像 回复
本站群第一用户 2#
站点:4577 2024-7-15 20:01:39 发自江苏连云港
  特朗普遇袭刷屏照片版权是视觉中国?在社交媒体使用每张2100元

特朗普遇袭刷屏照片版权是视觉中国?在社交媒体使用每张2100元

  近日,特朗普遭遇枪击的相关照片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视觉中国对这类照片在社交媒体的使用收费,每张2100元。视觉中国表示:“平台上展示的图片均来源合法,为公司的自有版权内容或经签约供稿人或供应商机构合法授权,有权发布和收费。

  在和客户的协议中就版权问题作出了明确声明,保证提供给客户的版权图片均享有合法的著作权或已获得著作权人的合法授权。”但未正面回答特朗普相关照片的来源。同时强调,只授权著作权的使用权,涉及肖像权和物权需用户自行获得授权。视觉中国此前已多次因版权问题引发争议。(来源:燃新闻)



状态
头像 回复
本站群第一用户 3#
站点:4577 2024-7-17 16:23:30 发自江苏连云港
  特朗普这张照片视觉中国是要收钱的,视觉中国从不告知你任何照片版权来源就是他们的盈利之道

  目前由于侵权事件越来越多,大家可以联系卢松松微信:13340454,拉你进入“网络侵权讨论微信群”。如何正确应对法院诉讼!

  “特朗普遇刺”的照片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这张照片必将载入史册,也必将普利策奖,但是这张照片在中国是要收钱的。据说视觉中国有版权,在社交媒体使用每张2100元。

特朗普这张照片视觉中国是要收钱的,视觉中国从不告知你任何照片版权来源就是他们的盈利之道 ...

  这张照片明明是美联社记者在昨天的枪击现场抓拍的,全世界都知道特朗普遇刺的这组照片出自于美联社记者之手,美联社标注照片由埃文·武奇拍摄。版权应属于美联社,这才过了24小时,难道视觉中国就已经和美联社谈妥了,取得了这张照片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

  而且这张照片在社交媒体使用2100元一张,更令人意外的是视觉中国的回应是:收费合理合法!

  估计埃文也是一脸懵逼,自己什么时候授权了?

  本文引用了三言的记者采访了视觉中国专员,咱们把客服的回答都精简了,大概说了四层意思:

  (1)照片比较敏感,视觉中国官网没有该照片,在另外一个网站(CFP),只对合作客户开放。

  (2)没有正面回答相关照片的来源的问题。

  (3)自媒体文章配图,在社交媒体用,一张2100元。购买一张可以在多个平台使用。不同的媒体、自媒体,收费标准也不同。

  (4)对方未正面回答是否算侵权。

  估计这就是他们的盈利之道,视觉中国从不告知你任何照片版权来源。像前几年,中国国旗、党旗、人类第一张黑洞照片,都莫名其妙的成了视觉中国的照片了。

特朗普这张照片视觉中国是要收钱的,视觉中国从不告知你任何照片版权来源就是他们的盈利之道 ...

  现在国内的自媒体朋友千万别用这张照片了,因为这张照片版权居然归视觉中国了。那至于是什么风险,当然的视觉中国说了算了,如果你的文章(视频)影响力很大,大概率会找上门。

  这里也不得不说,视觉中国的商业嗅觉的确是很敏锐,并且这样做合法合规,无可厚非。难怪有人戏称:世界终将是人民的,但照片是视觉中国的!

  写在最后:

  在中国,版权碰瓷一个非常热门且非常赚钱的行业,很多个人/公司(非指视觉中国)都在做这门生意(没错“版权”是门生意),而且几乎0成本,他们常用的方法就是:

  (1)和自媒体人、摄影人谈合作(甚至是先斩后奏),凡是转载过文章、图片的的网站、媒体都会被起诉,要求赔5000-30000元不等。直接起诉,不商议。很多人被吓傻了,就要求私了,私了一般都是赔钱。有些无良的企业会拿着同一篇文章反复起诉,卢松松在2021年就有7场版权官司,而且被同一家公司同一篇文章反复起诉过两次,第一次赔6000,第二次要我赔10000。

  (2)先养鱼,后收割的方法。有些字体、图片企业,最开始打着“免费”的名义,把他们的版权产品植入到各个下载站、压缩包里,大家以为是免费的都纷纷下载。一年后,等下载的人多了,就开始批量起诉,说这些都是有版权的,你得赔钱。

  总之,在生意场上,自己人最会坑自己人。(作者: 卢松松)



状态
头像 回复
本站群第一用户 4#
站点:4577 2024-7-17 16:35:07 发自江苏连云港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遇袭后耳旁流血、高举拳头的照片,极具冲击力,各地媒体纷纷采用,并在互联网上疯传。这张照片出自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美联社摄影记者埃文·武奇(EvanVucci)之手,但在中国,数家媒体在使用这张照片时,却将来源标注为视觉中国,引发照片版权的争议,也让话题迅速登上热搜。

  中国科技媒体“三言科技”于是展开调查,先是在视觉中国的官网上搜索,但没有找到上述照片。

  接着,记者致电这家中国的主要视觉素材提供商。客服人员回应说,这类照片比较敏感,只在他们的另外一个网站(CFP)对合作客户开放。随后,记者确实在这个网站上查询到特朗普的相关照片。

  至于照片是视觉中国从埃文·武奇手里获得授权,还是埃文·武奇供稿给视觉中国,视觉中国受询时没有正面回答。

  视觉中国人员只说:“视觉中国平台上展示的图片均来源合法,为公司的自有版权内容或经签约供稿人或供应商机构合法授权,我们均有权发布和收费。视觉中国在和客户的协议中就版权问题作出了明确的声明,保证提供给客户的版权图片均享有合法的著作权或已获得著作权人的合法授权。”

  照片的售价多少?视觉中国回应说,价格因用途而异。若是自媒体文章的配图,在微信、抖音、小红书、头条号等社交媒体上发布使用,一张照片的售价为2100元(人民币,下同,389新元),并且购买一张可以在多个平台使用。

  公司也强调,视觉中国只授权著作权的使用权,涉及肖像权和物权需要用户自行获得授权。

  针对中国国内媒体或自媒体在没有标注来源的情况下使用这张照片,会否构成侵权,视觉中国并未正面回应,只说,如果不购买就直接使用,风险由使用方自己承担。

  网民一面倒质疑

  很快的,中国网上掀起一面倒的质疑声浪,不解照片的版权怎么就属于视觉中国。

  有网民怒批:“脸都不要了!全世界都知道是美联社记者拍摄的,怎么版权就成你家的了?干脆把所有网络上的照片都拿过去算了,我手机里也有不少照片,版权也是你家的?”

  有人则调侃:“美国都还没收版权费呢!是不是特朗普用这张照片也要交版权费?”“2100一张,版权人能够分到多少呢?”

  也有网民痛批视觉中国:“这种流氓的存在,是对全体影像创作者的侮辱。​”

  视觉中国:我们拥有分发权

  舆论持续发酵之际,视觉中国星期二(7月16日)回应封面新闻时澄清,业内共识是版权归拍摄机构,“我们拥有分发权”。“‘图片来自视觉中国’字样,仅代表图片获取的来源渠道,而非版权归属,获得这张图片的渠道,跟版权归属是没有关系的,该照片的版权属于拍摄机构。我们从来没有说图片版权归视觉中国,这是个别媒体自由发挥式的解读。”

  视觉中国进一步解释,照片是美联社摄影师埃文·武奇拍摄的,视觉中国作为美联社的合作伙伴,收到了美联社向全世界分发的该事件图片并上线,仅供媒体类签约客户资讯传播使用。

  不过,网民并不买账。有人直言:“恨不得把全球的图片都盖上自已的戳,视觉中国这种厚颜无耻的行为难道没人管吗?!”

  多次陷入版权争议

  事实上,视觉中国此前已多次因版权问题而引爆众怒,甚至被官方调查。

  早在2019年4月,多国科研人员合作、历时两年分析合成的史上首张黑洞照片发布,但视觉中国宣称拥有这张照片的版权,并要求商业用户支付版权费。

  网民随后揭发视觉中国也对中国国旗、国徽、前领导人照片,以及商家商标等标注版权出售。共青团中央官方微博当时直接质问:“国旗、国徽版权也是贵公司的?”

  《人民日报》微博当时甚至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白纸黑字四个大字“不敢配图”作为配图,并评论说:“当版权保护成共识,没有人否认摄影作品有著作权。问题在于,著作权是否真成立?平台有没有净化版权池?商业模式是否经得起推敲?避免版权保护陷入‘黑洞’,与提倡版权付费一样重要。”

《人民日报》微博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白纸黑字四个大字“不敢配图”,作为配图并发表评论。(互联网) ...

  《人民日报》微博以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白纸黑字四个大字“不敢配图”,作为配图并发表评论。(互联网)

  央视也发表评论呼吁切掉知识产权市场的毒瘤。“一个宇宙黑洞引出了一个行业黑洞。保护知识产权,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原创作品,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我国也在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制和监管体系建设。视觉中国以‘能奈我何’的嘴脸,把法务做成销售,一头侵犯原创者的合法权益,一头又对使用者进行‘维权敲诈’。”

  官方后来约谈视觉中国负责人,责令该网站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彻底整改;网信办、版权局等部门也督导调查,后来予以罚款。视觉中国则公开致歉,有媒体估算其创始人柴继军的身价一天就缩水1.3亿元。

  摄影师自己拍摄的照片被指侵权

  岂料,陷入舆论漩涡后,视觉中国却没有吸取教训。2023年8月,星空摄影师戴建峰称自己拍摄的173张照片被视觉中国通知侵权,并被要求赔偿8万多元。不过,这些所谓的“侵权照片”其实是戴建峰所摄,而且并未与视觉中国合作。

  2023年8月,星空摄影师戴建峰称自己拍摄的173张照片被视觉中国通知侵权,并被要求赔偿8万多元。

  视觉中国后来解释是场误会,并称“销售授权链条清晰完整”。

  根据视觉中国的说法,涉事图片是摄影师授权图片库Stocktrek Images进行销售,Stocktrek又将相关图片授权给GettyImages销售。视觉中国作为Getty在中国大陆的独家合作伙伴,拥有对包括涉事相关图片在内的完整销售权利。

  摄影师表示不认同,并与Stocktrek核实,视觉中国无权销售他的作品,也没有他作品的任何版权,Getty也无权将他的作品再次转授。他后来起诉了视觉中国,案件至今还未了结。

  这个风波当时同样引来众多官媒吐槽,随后视觉中国股票大跌,市值蒸发几亿元。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视觉中国在版权问题上显然已是惯犯。维权打击盗版本是好事,但引起舆论质疑的是视觉中国的维权方式乃至商业模式。首先是从上述案例和许多其他类似例子可以看出,视觉中国的版权主张一般都有瑕疵,乃至涉嫌把版权不属于自己的图片占为己有。更关键的是,视觉中国建立的商业模式近于“碰瓷”甚至“敲诈”“勒索”,一直备受诟病。

  公开资料显示,视觉中国的诉讼案件多达7000多起,基本都是著作权传播权。有报道称,视觉中国几乎平均每天都有10多起官司在打。可以说,通过诉讼获赔的“维权式营销”,已成为视觉中国的盈利模式之一。

  这也难怪,即便视觉中国已澄清此次特朗普照片的版权属于拍摄机构,仍无法消除广大网民对其运营方式的疑虑。

  回顾这些年来的发展,视觉中国自称整合了全球120家供应商和15万签约供稿人的图片、视频、图表、漫画等素材,总量近6500万张(条),每日实时更新的热点资讯近两万条。虽然基本垄断了内容的供应,但与此同时,视觉中国也经历了种种版权风波,不时被网民声讨,不时被官方调查。如果公司的运营模式维持不变,视觉中国恐将持续陷入类似争议,公司形象迟早会受损,长远发展或在当前知识产权日益受到重视的时代中受阻。(联合早报)



商城资讯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商城动态
  • 商界报道
  • 商务资讯
  • 商业新闻
  • 访谈对话
  • 商务评论
  • 商贸参考
  • 商城研究
  • 商海故事
  • 生意经典
  • 商道谋略
  • 商战风云
  • 交易保障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消费提醒
  • 购物指南
  • 消费点评
  • 声明说明
  • 曝光警示
  • 黑白名单
  • 反黑打假
  • 虚假欺诈
  • 市场监管
  • 投诉维权
  • 买卖保障
  • 交易担保
  • 服务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居民服务
  • 医药卫生
  • 餐饮住宿
  • 金融财税
  • 交通运输
  • 教育培训
  • 招工招聘
  • 休闲娱乐
  • 租赁拍卖
  • 顾问咨询
  • 软件信息
  • 任务外包
  • 日用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纺织服装
  • 鞋帽箱包
  • 珠宝配饰
  • 手机数码
  • 家电办公
  • 家居日用
  • 美妆养护
  • 母婴玩具
  • 轻工食品
  • 体育旅游
  • 家装建材
  • 房屋地产
  • 专业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农林牧渔
  • 文艺文创
  • 媒体出版
  • 五金交化
  • 电子电气
  • 机械设备
  • 车辆船舶
  • 能源化工
  • 冶金矿产
  • 安防环保
  • 工程项目
  • 综合市场
  • 广场大集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网络超市
  • 广场集市
  • 二手市场
  • 非标特异
  • 商机无限
  • 买家求购
  • 发标发包
  • 分类广告
  • 个人求职
  • 导购促销
  • 爱心义卖
  • 临时管制
  • 推广运营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入业指导
  • 运营推广
  • 管理进阶
  • 商城实务
  • 商家活动
  • 推荐分享
  • 广而告之
  • 公告启事
  • 商务服务
  • 调查问卷
  • 预审公示
  • 优品数库
  • 商城之家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商品主页
  • 客来商往
  • 客商共治
  • 评比排行
  • 小二客服
  • 店长掌柜
  • 经理高管
  • 商会联盟
  • 商者之家
  • 优商数库
  • 答疑解惑
  • 资料常识
  • 商城版务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在线发稿
  • 版务规则
  • 开放工单
  • 公告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