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经常网购的“剁手族”,你是否遭遇过下单付款后商家迟迟不给发货的烦恼呢?其实,消费者通过申投诉完全可以维护好自身权益。昨天,工商部门通报了一起类似消费纠纷的处理情况,网购消费者的诉求在元旦前夕已处理完结。
近日,港闸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辖区内某纺织品有限公司在京东商城网上交易引发的投诉。该纺织品公司在参加京东商城2015年国庆狂购7天活动的过程中,有青海、广东等地的消费者11人次购买了该公司的床上用品四件套,交易额达2万多元,实际下单达7000多元。可是,商家因货源准备不足,不能及时发货,消费者要求退单并依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进行三倍赔偿。商家则表示,依据国家工商总局令60号《网络交易管理》,只同意退单,不愿赔偿。双方产生了纠纷,消费者遂投诉至工商部门网站。
接到投诉后,工商人员积极展开调查,联系京东商城客服、消费者和商家,调取相关交易下单记录以及京东商城2015年国庆狂购7天活动细则。发现在活动细则中说明:因商家下单较多造成消费者不满意,要求退货的,商家应当赔偿消费者实际交易额的30%并退还本金。工作人员依据相关法律法规,提醒商家:参加京东商城国庆活动,应视为双方合同约定,符合《网络交易办法》,应当履行商家的承诺,遵守国庆活动细则,并依据《合同法》第十二条第七项中的违约责任进行赔偿。商家负责人在法律事实面前,承认自身存在过错并答应消费者的合理诉求。最终,商家和11名消费者达成和解,补偿消费者2100元,并退还了7000多元的下单价款。上月,工作人员回访了11名消费者,消费者反馈钱款已补偿到位,并对调解工作表示认可和感谢。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提醒消费者,网上购物需保持理性,提高维权意识,选择正规的购物平台并认真阅读网络平台提供的交易规则,谨慎依规则下单。如在购物过程中遇到纠纷,及时通过第三方平台,保留交易记录及凭证,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南通网 朱蓓宁)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个性签名可以是实名全名或用户名的补充、解释、提示等,最长32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