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

几个电商平台刷单现状:有电商平台九成数据是刷出来的 2015-9-7 19:33:39 发自天津

本站群第一用户 微博 只看楼主 0575

融合站点 - 私人主页 - 专栏文集 - 监督评点 - 我的信箱
几个电商平台刷单现状:九成数据是刷出来的,电商平台刷单的那些事儿

  这是一篇关于电商刷单的文章,适合做电商的朋友看。文章中对几个电商平台的刷单现状有讨论。到底各个平台刷单比例有多高?刷单会带来哪些问题?不刷单到底有没有好处?文中都有讨论,慢慢看。

  我很久不关注电商了,不过周围有好多做电商的朋友,大家在一起难免会聊聊电商。前两天就遇到三个电商行业的朋友,一个是自己做品牌,做到类目第一,每年能做几个亿;一个做代运营公司,给十几个品牌代运营,也有自己代理的品牌,一年也能做几个亿;另一个自己做刷单公司,团队有好几十人,非常正规。每个人都在电商圈混了好几年了,大家一起聊移动互联网,聊创业,聊电商,聊刷单。

  下面是我们聊天的一些内容和观点:

  1

  京东618 还记得不?京东一直没有公布618大促的交易额,因为那一天绝大部分都是刷出来的。数据出来后京东自己都不信。

  从我的数据来看,那几天有90%的数据是刷出来的。这么说你们不要不信,我算给你听。

  我自己的产品当天在主会场的海景房,是最好的位置,我还买了广告。那几天流量确实涨了不少,我们不刷单,每天交易额也就是六七万左右,但其它家每天都有五六十万成交额。怎么可能?!

  618结束后,我们数据很难看。平时我们都是类目第一,活动期间我们有最好的位置,有更多的广告资源投入,但最后总交易额排在了类目倒数第一。原因只有一个,其它的数据绝大部分是假的,刷出来的。

  2

  你说的数据是合理的。我公司代理的一个品牌,在618那天刷了500万,真正只卖了5万。那一天的刷单不扣点,官方是支持的,别说是刷500万,你耍5000万都没有多少成本。大家一起刷,数据就玩坏了。

  不只是京东,其它平台也差不多。我们在苏宁网站上,类目负责人也是明确要求我们每个月达到某个量,大家都知道,这个量只能是刷出来的。一到月初几天,我会接到几个平台类目负责人电话:你们这个月要帮我达到多少多少。大家心照不宣。

  平台也还好,如果是他要求你刷单,他会把那部分扣点给你降下来,否则谁没事自己烧钱刷单啊。有一次他们要我一个月完成一千万的刷单,其中四百万是零扣点,另外六百万是扣3%,我没同意,nnd,投入18万现金,又没多大的好处,这事儿干不了。

  3

  几个平台都差不多,刷得很厉害。

  京东和苏宁都是小二明确要求我们刷,天猫商家本身刷得厉害,而且成本最高,因为官方禁止刷单,一旦被查,还有处罚危险。但在天猫上不刷,很难生存,很多活动的资格都是跟销售额相关。就像有人说:不刷是等死,刷了是找死。

  国美还不错,不要求刷,只是国美的流量比较小。

  唯品会也还可以,听说也有刷单的,但我们上唯品会,没有刷过,搞一次活动,每个月还能卖几十万。

  唯品会最近几年发展不错,有他们的道理。前几个月他们的坑位很多,最近主动减少了很多,把商家的入驻门槛也提高了。虽然上活动的次数少了,但每次活动的效果得到了保证。

  4

  刷单已经成了一个行业,现在类似的公司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完善。

  有的走人肉流派,就是组织很多人,在YY上进行培训,模拟各种真实情况。然后定期分配任务刷单,最后得到佣金,刷一笔能获得几块钱。一个人每个月能耍好几百笔。

  我们走的是技术流派,公司准备了十几万个真实的身份证信息,注册了十几万个小号。刷单时会变化各种逻辑,模拟用户的行为,手机的行为和PC上的行为是不一样的。每个月都要对小号进行培养,就是没有刷单任务的时候,也要让小号去浏览网页,偶尔聊天什么的,跟人的真实场景几乎一模一样。培养一个小号,成本很高的。

  现在刷单成本越来越高,最近我们公司在找风险投资,已经有几家正在接洽,他们看中我们的技术还有我们的用户积累。我们已经服务了几千家客户,很少有不满意的。刷单只是我们的一个切入点,刷单公司是很难得到大的风投的。我们用刷单来服务客户,取得客户的信任,如果我们能扩大规模,当我们有几万家活跃商家时,刷单已经不是我们主营业务了,我们要做成一个平台,提供培训、贷款等做各种服务。

  5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对运营团队下了命令,没有任何刷单预算。一开始业绩有明显的影响,各个平台的小二都会问情况。后来参加所有的活动,也都不刷单,无论平台小二怎么暗示要保证成交额,我们都装傻。

  我仔细想过,刷单确实能带来短期利益,但长期来看,问题很大。最明显的一个问题:用户数据不准。用户数据不准,很多决策就无法做。老客户也无法维护。

  更重要的是,整个平台的数据也会不准。现在广告都在研究用户行为,基于行为来推荐广告,存在大量刷单的时候,这种行为研究基本不靠谱。无论是平台的广告效果,还是卖家的投入产出,都不靠谱。

  讲一个例子,我们最近参加天猫内部的广告测试,基于用户人群的投放,我们的广告效果特别好,ROI一般能在7以上,好的时候能在10以上。广告点击率在10%——25%,ppc也就是两毛多钱。这是我们的数据,同样的测试,也有数据很差的,他们的ROI只有1——2。原因在哪里?因为我们没刷单,用户是真实的,所以算出来的模型很好,但对于刷单太多的店铺来说,数据基本上就不可信了。

  你们可能觉得系统模型应该把刷单数据过滤点,问题就在这里。现在刷单搞得越来越真实,一个专门做广告推荐的系统,怎么可能过滤掉那些虚假的用户行为?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6

  现在阿里、京东还有一些做广告推荐的公司,都在说大数据,利用大数据能如何如何。这里存在很大的问题,当一个平台有百分之四五十的数据是假的,这个大数据还有意义么?基于这些大数据做出的决策更加没有意义。

  大约四年前左右,我在淘宝极力推进反作弊,当时的数据已经很可怕了,内部估计有25%——30%的交易数据是刷出来的。我能力有限,当时没有引起公司足够的重视。2012年、2013年、2014年,这三年刷单已经成为几乎所有电商公司无可逃避的课题。

  现在几个电商平台公司都是上市公司,打击刷单这件事情更不好办了。无论对刷单态度如何坚决,每个公司老板还是不希望看见公司业务数据下滑。做为类目小二来说,更加不愿意看见自己业务数据下滑。

  以前所有人过来咨询我要不要刷单,我都会回答,不要刷单。现在我不这么绝对了:各有利弊,自己做决定。

  平台刷单,短期来看,没有人利益受损的。但长期来看,平台、商家、消费者,都是受害者。(鬼脚七)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




相关主题:

如觉得还可以或对您有所帮助,那就意思意思吧!

打赏
1枚
打赏
5枚
打赏
20枚
打赏
50枚
打赏
99枚
打赏
300枚
打赏
500枚
打赏
999枚
打赏积分类型:铜板 楼主通过本帖累计收到打赏 0 铜板
商城资讯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商城动态
  • 商界报道
  • 商务资讯
  • 商业新闻
  • 访谈对话
  • 商务评论
  • 商贸参考
  • 商城研究
  • 商海故事
  • 生意经典
  • 商道谋略
  • 商战风云
  • 交易保障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消费提醒
  • 购物指南
  • 消费点评
  • 声明说明
  • 曝光警示
  • 黑白名单
  • 反黑打假
  • 虚假欺诈
  • 市场监管
  • 投诉维权
  • 买卖保障
  • 交易担保
  • 服务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居民服务
  • 医药卫生
  • 餐饮住宿
  • 金融财税
  • 交通运输
  • 教育培训
  • 招工招聘
  • 休闲娱乐
  • 租赁拍卖
  • 顾问咨询
  • 软件信息
  • 任务外包
  • 日用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纺织服装
  • 鞋帽箱包
  • 珠宝配饰
  • 手机数码
  • 家电办公
  • 家居日用
  • 美妆养护
  • 母婴玩具
  • 轻工食品
  • 体育旅游
  • 家装建材
  • 房屋地产
  • 专业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农林牧渔
  • 文艺文创
  • 媒体出版
  • 五金交化
  • 电子电气
  • 机械设备
  • 车辆船舶
  • 能源化工
  • 冶金矿产
  • 安防环保
  • 工程项目
  • 综合市场
  • 广场大集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网络超市
  • 广场集市
  • 二手市场
  • 非标特异
  • 商机无限
  • 买家求购
  • 发标发包
  • 分类广告
  • 个人求职
  • 导购促销
  • 爱心义卖
  • 临时管制
  • 推广运营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入业指导
  • 运营推广
  • 管理进阶
  • 商城实务
  • 商家活动
  • 推荐分享
  • 广而告之
  • 公告启事
  • 商务服务
  • 调查问卷
  • 预审公示
  • 优品数库
  • 商城之家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商品主页
  • 客来商往
  • 客商共治
  • 评比排行
  • 小二客服
  • 店长掌柜
  • 经理高管
  • 商会联盟
  • 商者之家
  • 优商数库
  • 答疑解惑
  • 资料常识
  • 商城版务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在线发稿
  • 版务规则
  • 开放工单
  • 公告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