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电商和创投透露江湖秘籍,互联网+转型升级峰会探索传统企业倍增路径
近日,由《商业院》和行动教育联合主办的“第二届新经济论坛”在沪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从0到N,互联网+转型升级”,行动教育集团、京东、亚马逊、唯品会等知名电商与汉理、启创等知名创投机构共同参与,分别从管理培训、电商运营、资本机会等多维度,探索传统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下转型升级策略与倍增路径。
共享经济 打造众筹平台
行动教育董事长、五项管理创始人李践,在论坛上阐述了以“共赢经济和共享经济”为主旨的理念。
行动教育于2015年挂牌新三板,成为国内管理教育第一股,行动教育为传统企业推出“倍增路径”,目标是通过重塑商业模式、资本顶层设计,完成企业转型升级,并实现10倍增长,国内互联网上门美容第一平台“美到家”,B2B餐饮采购平台“众美联”均是行动教育“倍增路径”的受益者。
李践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产业之所以举步维艰,负伤累累,根源在于商业模式太陈旧:具有产业链过长、资产过重、产能过剩等“三大硬伤”,以及信息不透明、价值不对称、效率低下、成本太高等“四大痛点”,让传统产业形成了一个“负伤的江湖”。“所有的硬伤和痛点,归纳到一点,就是新经济环境下价值不对称,无法实现以用户价值为导向,导致大量社会资源被闲置。”
针对传统企业的硬伤与痛点,李践建议,传统企业必须拥抱互联网,有两条路径:一是必须借助“互联网技术+平台化思维”,实现商业基因再造和价值重组;二是大力提倡“共享经济”,这是一个资源过剩、资产过重的时代,应该让各种闲置的资源,在拥有者与使用者之间实现共享,进一步实现价值最大化,把低价值变成高价值。
为了将共享思维化为行动,李践在会场发起了“众筹出书”项目,一起实践“互联网+”思维。一份众筹的回报是150本书,价值1万元,拥有150个专属推广拍照,建立自己的人脉圈子。
一把手须亲力亲为互联网
电商从业经历超过10年的京东副总裁戚井峰认为,“从2009——2010年是传统企业转型的最佳时机,因为在这个阶段,只要你有货,就可以参与电商,这个过程主要是顺应了天时,电商处在一个商品短缺的时代,因此做电商,在合适的时间找到了合适的机会与合适的切入点就可以成功。”
戚井峰认为,今天的传统企业要转型互联网的门槛提高了,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价格管控,二是市场容量问题。但是依然存在诸多机会,从产品端而言,投资机遇主要集中高附加值与智能产品。高附加值产品,比如手表与保健品,一定要看怎样降低成本,它不单纯追求高毛利,还需追求仓储成本要低,物流成本要低,比如创新型产品,有了创新型产品才有空间,才有毛利,没有创新的产品都是一片红海,很惨淡。
他指出,要做好智能产品电商,关键在于产品创新,真正的创新需要解决用户需求,切合实际的创新,创新有三个层次:功能设计、工业设计和情感设计,当前工业设计最为重要。
戚井峰表示,有了好的电商投资机会,还要有好的电商经营策略,第一是执行力,董事长必须亲自带队,二把手去做电子商务往往是一个“坑”。“在电子商务以及互联网转型的过程当中创始人是最为重要的,如果你没时间,没精力就不要糟蹋它了。”
第二是快,电子商务的要诀就是“快”,京东文化就是“快”。戚井峰认为,“京东到目前为止已有9万多名员工,即使这样,我作为一个中层管理人员平均下班时间是晚上10——11点,没有办法,必须快跑。”
跨境电商是转型驱动力
互联网领域,电子商务是关键,而跨境电商又是近一两年电商领域特别繁荣的板块,跨境电商也是传统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驱动力,它可以实现全球资源的配置,消化国内制造产能。2014年,国内跨境电子商务规模在718亿美元左右,增长率为40%,其中出口额在512亿美元左右,这意味着国内品牌“出海”潜力巨大。
亚马逊副总裁叶伟伦表示,亚马逊专注于跨境电商,希望以自己的方式帮助国内制造型企业利用互联网的风潮转型升级,能够把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制造”转成“中国品牌”。
亚马逊拥有两大核心竞争力:一是遍布全球的物流体系,十几年来,亚马逊自建物流体系,目前全球有109个仓储基础服务,其中中国有13个仓储基础服务,亚马逊在全球形成了完整的仓储网络。亚马逊的目标是,实现产品全球调拨。二是拥有2亿消费粉丝,这些粉丝主要由中产阶级构成。
目前在亚马逊平台上,全球有14个站点,亚洲主要以中国、印度和日本等3个站点为主,这些站点意义重大,其中有一大群忠实的亚马逊客户群。
据介绍,亚马逊在美国推出了一个新项目——金牌会员,绝大部分金牌会员是北美、欧洲典型的中产阶层。从2012年开始,亚马逊通过这些粉丝群,通过一系列服务,帮助中国卖家把产品直接销售到这些全球消费者手上。
基于两大核心竞争力,亚马逊针对中国卖家,还提供定制服务,比如把亚马逊在北美、欧洲和日本的后台,全部做中文化的处理,进而实现国内产品全球化投放能力。
“两个疯子的互联网故事”
从“两个疯子的故事”出发,汉理资本创始人钱学峰分享了资本在企业互联网转型升级中的价值与取向。
2000年,钱学峰从美国华尔街回国,加入了日本软银,参与的第一个案子就是日本软银对阿里巴巴的2000万美元的投资,阿里巴巴当时收入为零,15年后市值超过1万亿人民币,“15年前马云搞互联网绝对是疯子。”
2003年,钱学峰在张江创办了汉理资本,主投方向为互联网、电子商务等创新领域。3年后,钱学峰遇到了“第二个疯子”,他就是“一嗨租车”创始人张瑞平,经过9年发展,这家专注于国内第三方租车的公司在美国上市,90%的客户来自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估值达10亿美元。
对于两个“疯子”的故事,从创投者的角度,钱学峰分析,“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如今你不拥抱互联网,你就是‘疯子’,而且移动互联网是90后的天下。”
60后、70后、80后如何拥抱互联网?钱学峰给了两个建议。
一是看产业,比如婚庆、钢铁、农产品等行业,用IT、用移动互联网整合这个行业,做成O2O,把闭环打通。
二是找圈子,进入到一个好圈子,多接触一些互联网和VC的圈子,学会整合资源,比如加入“倍增会”,或去读个长江商学院。
在钱学峰看来,移动互联网显然是未来经济的“风口”,“中国的经济,面临着一个是旧世界,一个是新世界。”旧世界包括房地产、传统制造等等,以前支撑GDP增长了30年,但从现在开始,环境有了另外一番新的天地,是创业和创新经济,以互联网为支柱型的高科技行业。
钱学峰指出,互联网新世界的特点就是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再过10年互联网世界的老大未必是BAT了,世界会发生根本性变化,这对创业者而言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国内创投市场整体利好
启创资本是国内知名VC投资机构,对国内产业互联网有着丰富的投资经验,其创始人彭鑫认为,国内创投市场机会大,一下子涌现3万多家投资机构,最大的痛点在于机会主义者太多。
他指出,国内创投市场目前整体利好,机会呈现结构化趋势,总体为“震荡上行”,泡沫是必须的,有了泡沫才有关注、参与和交易;市场分级体系会越来越完善。政府的思路还是比较开放务实,给创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彭鑫表示,趋势是做投资最好的朋友,关注大概率事件,总的来说就两句话:一个是转型,另一个是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的拥抱。彭鑫判断,产业互联网很有可能迎来黄金10年的发展期。
如何抓住产业互联网的“黄金10年”?
彭鑫认为,一是通过占据不可获取的优质线下场景,圈住垂直的社群,然后通过组成网络交互连接,未来是进行基础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领域;二是依托可以标准化、可以进行供应链金融延伸的领域;三是属于非常复杂,然后属于比较小频多次的领域。
彭鑫指出,投资有五个方面:1、行业成长性,尤其是在“小池塘”,行业成长性尤为重要;2、战略前瞻性;3、产品模式围绕着用户价值的创新性;4、带头人与团队的综合素养、协同性;5、企业文化。
他进一步指出,投了以后必须做增值服务,进行投资组合,在预期风险与预期收益之间做一个平衡,“我认为一定是在不添乱的前提下,给被投企业创造价值。”(商报记者 陈千里)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个性签名可以是实名全名或用户名的补充、解释、提示等,最长32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