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

称“冒不起这么大的风险”,云南旅游团存在拒绝记者律师参团现象 2023-7-18 22:46:38 发自江苏连云港

本站群第一用户 微博 只看楼主 4355

融合站点 - 私人主页 - 专栏文集 - 监督评点 - 我的信箱
  暑期中国云南旅游火爆,但中国媒体报道,云南旅游团存在拒绝记者律师参团的现象。

  据上游新闻星期二(7月18日)报道,一名新闻从业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上团购了一趟云南游,与平台沟通询问记者证是否有优惠时,对方马上来电核实身份,并建议不要跟团,称“冒不起这么大的风险,这种旅游团肯定经不起推敲”。

  上游新闻记者星期一(17日)询问昆明康辉旅游和中国国际旅行社客服人员时,也同样因亮出记者身份被拒绝参团。

  当记者询问是否因为门票优惠问题不接待记者时,康辉旅游的客服人员强调,是有些景点的导游本身不愿接待记者,这属于行规。

  中国国旅的客服经理也说,导游都不敢收记者,“虽然是纯玩团,但难免行程中会到一些景区里有购物。记者拍出来后这个东西都说不清了。万一他过来就是为了搞点新闻,这就不好说。”

  不过,大理和西双版纳当地的两家旅行社工作人员都说,纯玩团对记者身份没有限制,只是景区可能对记者证没有优惠条件。

  这并非旅行社第一次拒绝记者参团。央广网2017年就曾报道过携程网上的一些特价旅行团对消费者的地域、年龄、团体性别组成都有规定,一些项目甚至明文禁止记者、律师、旅游业从业人员参团。

  携程网当时表示,已经将违规产品下架,并对曝光的产品供应商,依据相关规则进行处罚,对涉及到的相关用户道歉,欢迎媒体和舆论进行监督。

  中国从业律师指出,设置条件限制记者、律师或导游参团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充分知情权、生命健康权、财产安全权、选择权,这些权利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经营者没有选择消费者的权利。(联合早报)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




相关主题:

如觉得还可以或对您有所帮助,那就意思意思吧!

打赏
1枚
打赏
5枚
打赏
20枚
打赏
50枚
打赏
99枚
打赏
300枚
打赏
500枚
打赏
999枚
打赏积分类型:铜板 楼主通过本帖累计收到打赏 0 铜板
状态
头像 回复
本站群第一用户 2#
站点:4577 2023-7-19 07:51:55 发自江苏连云港

“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是一封举报信


  针对媒体报道称“云南部分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一事,云南省文旅厅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核实调查。近期当地旅游负面频出,该负责人否认旅游秩序整治工作松弛和摆烂说法。(7月18日 澎湃新闻)

  据封面新闻报道,早在2017年,就有媒体曝光部分云南旅行社明确规定不接受律师、记者或导游等职业人员参团,随后相关平台进行了整改。律师表示,这类行为已经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事情过去了5年,当地的情况有变化吗?今年7月17日,有记者以预订丽江大理香格里拉跟团游为由,询问“记者证是否优惠免门票”进行核实。昆明康辉旅游客服人员在听到记者询问后,直接表示:“我们没办法接待记者,也没有旅行社愿意接待记者。”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客服经理也表示,“玩的话,就不要说是记者了。因为公司那边的话,基本上是不收这种敏感行业的(游客),比如说有的像律师之类的,也不会收。”

  记者的亲身经历,再次坐实了云南当地部分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的行业潜规则依然如故,并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

  事实上,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其原因不言自明。因为记者如果参观,凭着记者的职业敏感,他们可能随时会发现旅行社导游擅自增加一些自费项目、强制游客购物等坑骗游客的不规范行为,通过视频、文字等方法曝光旅行社的黑幕,这不但会影响旅行社经营效益,也会影响导游个人的经济收入。而律师谙熟各种法律条文,随时随地会对旅行社及导游的各种行为进行检视,遇到权益受到侵害时,律师也会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自己和其他游客维权。可以说,记者律师在旅行社和导游心目中属于社会上的狠角色,掌握媒体和司法资源,记者律师参团,旅行社和导游往往战战兢兢,放不开手脚。而没有记者律师参加的旅行团,旅行社和导游面临的压力会小得多。正如一些旅行社所客服说:“我们没办法接待记者,也没有旅行社愿意接待记者。”“导游都不敢收这种,万一他过来就是为了搞点新闻呢?”“不收这种敏感行业的(游客),比如说律师之类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是一封不折不扣的举报信。

  旅行社越是不愿接受记者律师参团,越说明他们心里有鬼,他们的所作所为见不得阳光,经不起推法律法规的推敲,如果自己行得端、走得正,又何惧记者律师的监督?再说,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年代,每一个游客都有可能成为曝光丑行的记者律师。最近云南发生的西双版纳一女游客因身体不舒服未下车购物被导游锁大巴车上、大理一导游在车上抱怨游客不买东西遭游客怒怼、丽江一导游在大巴车上恐吓游客等三起负面新闻,都是普通游客发到网上,从而引发广泛关注的。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14条规定:“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云南部分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涉嫌对消费者的职业歧视,理应引起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依笔者看,当地文旅部门与其花钱花钞拍短片、抢镜各种出圈,不如下大力气整顿全省旅游秩序,加大对导游的培训教育力度,对涉嫌违规的旅行社和导游,发现一起处分一起,该停业整顿的停业整顿,该罚款开除的罚款开除,涉嫌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云南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不能让黑心旅行社和黑心导游砸了云南旅游的招牌。相关部门只有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和魄力,亮狠招,出狠拳,才能重塑云南旅游的美好形象,推进云南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来源:红网  维扬书生)


状态
头像 回复
本站群第一用户 3#
站点:4577 2023-7-19 07:55:10 发自江苏连云港
  拒绝记者律师参团,旅行社无异于自证违规

  近日,一位新闻从业者在朋友圈爆料称,其在网上团购预订一家云南旅行社时提到自己是记者,被客服建议不要跟团。经媒体记者调查发现,确有部分云南旅行社明确拒绝记者与律师参团。对此,云南省文旅厅一相关负责人表示正核实调查。

拒绝记者律师参团,旅行社无异于自证违规

  根据上游新闻的报道,有两家云南旅行社明确拒绝记者跟团。昆明康辉旅游客服人员暗示拒绝记者参团与购物行程有关,并表示“没有旅行社愿意接待记者”。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则更直接,客服表示公司规定不收记者、律师等敏感行业游客,甚至说这是行规。实际上,2017年就有媒体曝光部分云南旅行社明确规定不接受律师、记者或导游等职业人员参团,随后旅行社受到了处罚,相关平台也进行了整改。

  公开拒绝从事某种职业的消费者参团,显然涉及职业歧视和剥夺特殊群体作为消费者的选择权,一般人通过常识都能判断这是违法行为。记者和律师为什么会被旅行社拉进黑名单?即使没有不具名业内人士的爆料,道理也不难猜:怕记者在跟团过程中发现旅行社存在违规行为而便捷地使用媒体资源曝光,怕律师运用法律知识判断出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或是行程中的不合法之处。

  简而言之,记者、律师之所以会成为旅行社眼中的敏感职业,在于他们有更多知识和渠道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能被律师发现违法的前提是有违法行为,担心记者曝光的前提是有违规或不当行为的存在。如果都没有,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其实,无论是出于什么理由,通过拒绝敏感职业参团来控制风险,对旅行社来讲并不是什么明智的做法。

  从同业之间的竞争来看,消费者会更倾向于不限制身份选择的旅行社参团。据报道,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客服把拒绝记者的原因说得非常直白,“虽然是纯玩团,但是难免行程中会到一些景区里购物。记者拍出来后这个东西就说不清了。”而同一报道中,另有大理和西双版纳的两家当地旅行社,工作人员都表示纯玩团对记者身份没有限制。作为一个消费者,对比一下上述旅行社客服的回答,很容易倾向于认为,拒绝记者参团的旅行社所谓纯玩团仍然有购物成分,而大方接待记者的旅行社纯玩团更坦诚、更值得信赖。在参团之前,消费者只能根据旅行社提供的信息和态度来判断,如果旅行社因为对特定职业的忌惮而陷入被消费者猜忌的境地,可谓得不偿失。

  从行业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部分旅行社拒绝记者、律师的做法,只会把消费者更快地推开。在旅游在线平台和社交媒体盛行的当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抛弃旅行团选择自由行,这不仅是因为在网络攻略的帮助下可以更有效地吸收他人经验自行安排行程,也不仅是因为时间和行程安排上更灵活,更是为了避免旅行团中可能存在的大量购物行程,甚至在车上睡觉还要被导游骂等不愉快。毕竟,出来旅游是为了开心而不是糟心。

  目前,旅行团的核心客户大多是怕麻烦的家庭、缺乏信息筛选能力的中老年人和团队接待,而在最近密集的旅行团负面新闻中,已经有人提出集思广益为父母们做自由行攻略了。如果旅行社不多想想怎么通过行程策划和渠道便利性来吸引游客参团,反而把心思都放在拒绝特定职业人士参团来掩盖不足上,别说吸引更多消费者了,核心客户群只怕也会加速流失。

  拒绝记者和律师参团,无论是不是行规,都无异于掩耳盗铃,只会加快旅行社被淘汰的速度。(南方都市报)



状态
头像 回复
本站群第一用户 4#
站点:4577 2023-7-19 08:01:19 发自江苏连云港
  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防记者”是掩耳盗铃

  暑假来临,云南旅游也逐渐火爆。不过近日,一位新闻从业者在朋友圈爆料称,自己在网上团购预订一家云南旅行社时,因为持有记者证,被客服建议不要跟团。(据7月17日上游新闻)

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防记者”是掩耳盗铃

  这并不是某位新闻从业者单方面的说法,上游新闻记者咨询了多家旅行社,几乎都是“谈记者色变”:“我们没办法接待记者,也没有旅行社愿意接待记者。”“导游都不敢收这种,万一他过来就是为了搞点新闻呢?”“不收这种敏感行业的(游客),比如说律师之类的。”

  早在2017年,就有媒体曝光部分云南旅行社明确规定不接受律师、记者或导游等职业人员参团,随后相关平台进行了整改。律师表示,这类行为已经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本次事件中,云南省文旅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发现类似现象,建议记者不要选择过于便宜的旅游产品。其实,当地有关部门没必要忙着否认,下结论之前不妨认真调查一下,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后续处理不迟。

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防记者”是掩耳盗铃

  2017年,某平台上部分云南游产品,对游客的职业及地域进行了限制

  旅行社禁记者、律师参团的动机不难理解,他们说得也很直白,就怕记者在游玩的时候,顺便做几个“爆款”,也怕记者来暗访查证做监督报道,从而让他们的工作被动、利益受损。而那些纯玩团不进购物店的,反而愿意接待记者,想赚这个钱。

  说句实在话,心中没鬼你怕什么?哪怕就是有购物的行程,只要合法合规,大可不必这么紧张。记者做舆论监督报道,也要讲证据,用事实说话。

  再说,“防记者”真的防得住自己的违规行为被曝光吗?还真不见得。如今网络社会,智能机人手一台,能拍能摄能录音,可发信息的平台比比皆是。如果自己有违法违规行为,怎么可能瞒得住?我们看到,近年来的众多旅游负面信息,大多是游客拿着手机拍出来发到网上的。比如近期的“导游向游客宣扬倒卖毒品”“导游暗讽游客不消费”“导游不让游客车上睡觉”等,都是游客发到网上,引起舆论关注的。可见,“防记者”是掩耳盗铃之举。

  这反而说明,这些禁记者禁律师的旅行社更值得游客们警惕,因为他们极有可能暗藏什么不法之行为。

  光明正大地开旅行社,就要经得起包括记者、律师在内的所有游客的检验。虽然说,记者、律师知识体系更丰富,维权更有经验,但旅行社对此也要积极看待,不妨当作是自己改进工作的抓手,将记者、律师满不满意当作是服务的试金石,用真诚获得好评,赢得民心。

  有问题并不可怕,及时改正同样能出正面效应,就怕藏着掖着,结果今天这里起火,明天那里冒烟,按下葫芦浮起瓢,天天热搜上挂榜,闹得最后谁都不敢去了,那才得不偿失。旅游这口大锅里的都没饭了,旅行社自己能吃得饱吗?(来源: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



状态
头像 回复
本站群第一用户 5#
站点:4577 2023-7-19 08:06:29 发自江苏连云港

不让记者、律师参团的旅行社,到底在怕什么?


  如果能确保所有的行为规范合法,确保旅行服务的质量,又何惧被人挑刺呢?

  三年疫情过后,暑期旅游很是火热。

  但最近有一则新闻,挺让人匪夷所思的。一位新闻从业同行李先生爆料,自己在网上团购预订一家云南旅行社时,因为持有记者证被客服建议不要跟团,说自己怕丢了工作。云南省文旅厅则表示,没有发现类似现象,建议记者不要选择过于便宜的旅游产品。

  限制特殊职业人群参团、且建议对方选择低价团,这种操作,笔者还是头一回听说,作为同行,笔者深深感受到了“被歧视”。仔细梳理整个事件,不让记者、律师参团的原因,无非是怕挑刺,怕曝光,怕丢工作。甚至在当事人申诉时,行业内人士称这是购物团的“潜规则”,不接受也得接受。

  都2023年了,旅行社这种“掩耳盗铃”的做法,的确让人一言难尽。可问题是,不让记者、律师参团,就能做到“零差评”吗?面对“宰客”陷阱,跟团游客就不会有人挑刺吗?

  担心特殊职业的人“挑刺”

  根据李先生的爆料,限制记者、律师参团的行为,到底是一家旅行社的行为,还是确实是“行规”?

  7月17日,有媒体以预订丽江、大理跟团游为由,询问“记者证是否优惠免门票”进行核实。昆明康辉旅游客服人员表示,不接待记者,也没有旅行社愿意接待记者。并强调,这一规定属于行规。“除非纯玩团,一般都要进购物店,虽说都是自愿,也不强迫消费,但导游肯定希望你买一点。”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一位客服经理听说是记者参团也表示:“导游都不敢收这种,万一随便路上拍两张照,这种有点不好办,最好就不要去了。公司有规定,记者这些职业摆在这里,导游可能不接。虽然是纯玩团,但是难免行程中会到一些景区里有购物。记者拍出来后这个东西都说不清了。万一他过来就是为了搞点新闻,这就不好说。”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主要是担心这些特定职业的人“挑刺”。

  对于出去的团员来讲,导游希望能够百分之百控制,能够影响他们。如果有人来出头就比较难控制。特定的职业,比如律师有特定的专业能力,能够判断出所做的事情合法还是不合法。记者有媒体资源,存在媒体报道的可能性。

  笔者梳理发现,早在2017年春节前,携程网上有一些“特价旅游团”设置了许多门槛,对消费者的地域、年龄、团体性别组成都有规定。其中一条跨国六天五晚的旅行团只需要2288元,在预订限制一栏明确写着不接受旅游从业者、记者、律师客人预订,对云南本地、西藏、海南、贵州、河南等多个地区的客人也不接受预订。后来,携程网对该类违规产品进行下架。

  目前,笔者搜索携程网发现,只有出于安全考虑,不接受孕妇预订的提示,已经看不到对于特定职业的限制。

  再往前追溯,2007年前后,曾有媒体报道,北京有多家旅行社,对教师、医生、律师等组团参加港澳、泰国游,每人多收400元附加费,原因是这部分人维权意识高、爱投诉,并且很少购物,某国旅工作人员也表示,团费数额视停留时间和是否有购物项目而定。

  在团费普遍较低、购物项目较多的港、澳、泰等旅游目的地,地接社就以此来弥补超低团费的亏损。收取附加费问题的本质是恶性竞争,如果旅行社是在游客出发之后临时提出收费,游客可就旅行社违反合同向相关部门举报。

  限制参团,就能零差评?

  旅行团带团旅游,却对游客“精挑细选”,这样的行为是否合法?

  知名律师邱宝昌认为,旅行社的行为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市场的秩序也是一种破坏。《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规定很清楚,消费者享有充分知情权、生命健康权、财产安全权、选择权,这个权利是法律赋予消费者的,经营者不能不卖给某一类消费者,经营者没有选择消费者的权利。

  邱宝昌还表示,旅行社限制记者、律师报团,显然是心虚的表现。之所以限定是律师对法律了解得比较多,对不法经营、违法经营或一些欺诈消费者的事情看得很清楚,律师会维护自己的权益。经营者限定某类人群、职业消费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消费者可以向相关监管部门投诉。

  关键是,不让记者和律师参团,就一定能做到“零差评”吗?

  事实上,这样的想法非常幼稚。如今,社交媒体发达,人人都有麦克风,不只是记者、律师,很多网友在面对不公平事时,都能够“路见不平一声吼”,拍视频、发图片上传到社交平台,通过朋友圈、微博、抖音进行广泛传播,如果旅行社自身有问题,被指出问题甚至曝光,是迟早的事情。

  旅游业的乱象,并不是记者或者律师惹的祸。不让记者和律师参团,也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旅游乱象。旅行社限制特殊职业人群,能防住记者、律师,但能防住有正义感的普通游客吗?对于各大旅行社来说,最好的做法并不是限制记者或律师参团,而是应该扪心自问一下,旅行团是否存在违规行为?相关操作是否合理?

  如果能确保所有的行为规范合法,确保旅行服务的质量,又何惧被人挑刺呢?(新民周刊 竹里)



商城资讯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商城动态
  • 商界报道
  • 商务资讯
  • 商业新闻
  • 访谈对话
  • 商务评论
  • 商贸参考
  • 商城研究
  • 商海故事
  • 生意经典
  • 商道谋略
  • 商战风云
  • 交易保障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消费提醒
  • 购物指南
  • 消费点评
  • 声明说明
  • 曝光警示
  • 黑白名单
  • 反黑打假
  • 虚假欺诈
  • 市场监管
  • 投诉维权
  • 买卖保障
  • 交易担保
  • 服务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居民服务
  • 医药卫生
  • 餐饮住宿
  • 金融财税
  • 交通运输
  • 教育培训
  • 招工招聘
  • 休闲娱乐
  • 租赁拍卖
  • 顾问咨询
  • 软件信息
  • 任务外包
  • 日用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纺织服装
  • 鞋帽箱包
  • 珠宝配饰
  • 手机数码
  • 家电办公
  • 家居日用
  • 美妆养护
  • 母婴玩具
  • 轻工食品
  • 体育旅游
  • 家装建材
  • 房屋地产
  • 专业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农林牧渔
  • 文艺文创
  • 媒体出版
  • 五金交化
  • 电子电气
  • 机械设备
  • 车辆船舶
  • 能源化工
  • 冶金矿产
  • 安防环保
  • 工程项目
  • 综合市场
  • 广场大集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网络超市
  • 广场集市
  • 二手市场
  • 非标特异
  • 商机无限
  • 买家求购
  • 发标发包
  • 分类广告
  • 个人求职
  • 导购促销
  • 爱心义卖
  • 临时管制
  • 推广运营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入业指导
  • 运营推广
  • 管理进阶
  • 商城实务
  • 商家活动
  • 推荐分享
  • 广而告之
  • 公告启事
  • 商务服务
  • 调查问卷
  • 预审公示
  • 优品数库
  • 商城之家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商品主页
  • 客来商往
  • 客商共治
  • 评比排行
  • 小二客服
  • 店长掌柜
  • 经理高管
  • 商会联盟
  • 商者之家
  • 优商数库
  • 答疑解惑
  • 资料常识
  • 商城版务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在线发稿
  • 版务规则
  • 开放工单
  • 公告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