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海州民主路自清末成街有百年历史。解放前这条街上有生兴公茶叶店,三和兴中药店,百货店,酱油坊,衡器修理铺,剃头铺,小吃铺,手工艺店等。解放后原有的店面被公私合营,交于国营商业供销医药企业开棉布店、百货店、文具店,五金店、新华书店、烟酒店、药店、茶叶店、酱油店、饭店等,经营品种齐全,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光临,是连云港非常繁华的一条商业街。上世纪60-70年代,随着解放路商业中心的兴建,大型商业体的增加,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商品流通放开搞活,城市向东南方向发展和延伸,人口随之移动,原有的小型商店销售下降,竞争优势逐渐削薄,加之互联网的发展,原有民主路上的商业单位生意每况愈下。
为了使民主路这条百年老街传承下来,政府部门对民主路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进行了修缮,保留传统老店经营,恢复知名老字号店铺,旧式建筑基本恢复原貌。经过多年的挖掘和启动生意忽好忽差,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目前在此条街上生庆公茶叶店,三和兴药店,味芳楼,海边煎饼店生意还是很好的,西街区的古玩市场也吸引一些顾客。其他街区生意显得冷淡。近期我多次去民主路老街,与开店的生意人进行交流,和在东街纳凉的老年人聊天,从东到西逐一店面观看,使我对民主路经营布局产生一些想法,现提出来供大家参考。
第一,东街区应以传统小吃为主,即从通灌路至陇西路止。这是因为通灌路两旁居民小区多,第一人民医院通灌院区,电影院都在此地;陇西路打通后与市化路和解放路连接,中德家具城和汇金广场做生意和购物的客人都可以在民主路美食街就近就餐。现在的民主路东街区经营既没有专业,又没有特色,电玩,殡葬店,文创社,研究室,咖啡店等,经营类别杂乱无章,特别是一些文创部门占用的门面房较多,来往人员很少,影响了门面生意。建议将东街区开辟以小吃为特色的街区,比如面条店、馄饨店、豆浆豆腐脑油条店、小笼包子店(小米粥、玉米粥等)、烧烤店,小炒饭店,快餐店等。晚上开放夜宵,允许在店外摆摊大排挡,吃烧烤,管理部门再给予政策优惠,生意一定会很好的。对于不是经营特色小吃的门面动员到中部和西部街区经营,采取租期满不再租赁,有适合房子互换,特别是文创部门占用门面房的可以调理到二楼办公。一定要记住:老街是街,是做生意的地方,文创部门占了那么多门面房,必然影响其他门面做生意。
第二,中街区应以传统文化为主,即从新浦饭店至浦西巷止。以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新浦广场、大华文化交流中心为依托,电影院和全民阅读时畔书屋紧靠民主路,再将市少儿图书馆北门打通,使民主路连成一体;将东街区的文创部门搬到中街区,西街区的古玩市场迁到中街区;中街区沿街的门面房租赁开古玩店,昌旺家具城北边沿街搭建阳雨蓬,让古玩生意人在蓬里摆摊做生意。在新浦广场对面的长廊中开辟传统斗蛐蛐、交流邮票、火花、烟标(香烟盒)、纪念章、打火机、票证等活动,一定会吸引更多的爱好者参加和观看。大华文化交流中心定期举办民间小调、文艺沙龙、书法展览等多种活动;新浦广场既可以安排民间演出,也可以放露天电影,坚持不懈,常年保持,民主中街一定人气会旺,人流一定会多。民以食为天,中街区产生的人流自然到东街区吃烧烤、吃宵夜、吃小吃。而东街区小吃一条街的吃客也会吃罢饭来中街听小戏、看电影、看书等,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相得益彰。
第三,西街区应以生庆公茶庄为依托,利用现有的多家茶叶店开茶馆、休闲室、棋牌室,形成休闲一条街。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连云港市区开的茶馆生意一直很好。如果在百年老街民主路上开些小茶馆,内部装饰古式古香,开些小房间,放个小方桌,几个人喝茶谈事,打牌下棋吃瓜子,阅读报刊杂志等。同时与连云港棋牌协会积极配合,在茶馆棋牌室举办棋牌知识讲座,培训班,晋级升段位讲座,举办全国省市级棋牌选拔比赛等。坚持这样做,持续安排,不出多长时间就形成一条特色街区。喝茶、打牌也是历史遗传下来的茶和棋艺文化,连云港要将这个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民主路西街将是发扬光大茶和棋牌文化的最佳地方。(话说商经)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