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出口整体增速或呈前高后低趋势。伴随下半年疫情好转,全球需求的回暖有望拉动中国出口的因素逐渐从“份额替代”转向“总需求复苏”,特别是疫情压抑的投资需求释放,将促进中国的资本品和中间品出口。
2020年,中国外贸犹如坐上过山车,跌宕起伏。
上海明傲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旭东从事外贸审核及咨询服务17年,对3月中旬的市场突变印象深刻——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加速蔓延,原本业务繁忙的外贸工厂,陆续开始接到欧美客户要求取消订单的电话,有的甚至在货物已经装运后才被告知中止合作,就连老客户的应付款也面临无法收回的风险,“那一段时间是非常恐慌的”。
彼时,种种迹象预示着2020年不容乐观。新冠肺炎疫情能否在夏天结束仍是未知数,武汉封城后社会生产生活全面停摆,中国在头两个月罕见地出现了货物贸易逆差。世界贸易组织紧接着在4月作出预测,全球贸易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大崩溃,将萎缩13%至32%。单边主义兴起,中美摩擦升级。飞机限飞、轮船停运、海外码头无法顺利接货,不安感笼罩着大半个外贸行业。
一年过去,中国外贸不降反升,出现超预期增长。海关总署于1月14日公布,2020年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16万亿元,同比增长1.9%,贸易顺差3.7万亿元,增加27.4%。另据国家统计局1月19日公布的数据,2020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
外贸为何能够逆势上扬?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主任许英明对《财经》记者表示,从供给看,中国在较短时间内较好地控制住疫情,复产复工较为迅速,而一些生产大国尚未大范围复产复工;中国拥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体系,“不断链”确保产能的稳定甚至增长。
从需求看,国际需求受疫情影响有所波动,但基本需求依然强劲,特别是抗疫物资需求大幅增加,且疫情发生后部分国家采取了措施刺激需求。此外,中国各级政府及时制定实施了金融、税收、通关等方面的稳外贸举措,为外贸反弹提供了助力。
2020年前十个月,中国进出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达到12.8%,创下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1月18日表示,货物与服务贸易净出口在过去一年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正,中国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在30%以上,比美国、日本高。尽管“三驾马车”中的消费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但进出口的作用依然相当重要。(《财经》记者邹碧颖 实习记者薛敏)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