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出萝卜带出泥”,万万没想到西安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最后却引发出市场对“金融服务费”的巨大争议。
女车主提到被4S店用各种方法“引诱”使用奔驰金融,被迫交纳金融服务费1.5万元。事件将原本“小众”的汽车金融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也迫使汽车金融行业直面各界质疑。
15日,中国银保监会已要求北京银保监局对梅赛德斯-奔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是否存在通过经销商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等问题展开调查。
16日晚间,银保监会非银部副主任庞雪峰表示,已要求奔驰汽车金融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对其经销商是否存在类似违法违规收费问题进行排查,并进一步加强对经销商的管理,要求经销商不得以为汽车金融公司提供金融服务的名义收取费用,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银保监会再次重申,汽车金融公司在提供服务时收取费用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监管规定,遵循公开、公平、诚实、信用的原则,应在各类相关营业场所醒目位置、公司官网等公示收费项目和标准,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业界毒瘤成行业“潜规则”
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过程中,有类似经历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涉及汽车品牌高中低端都有。“你不做这个分期,购车价格就更贵”,“等我付完首付款了,才说有购买‘金融服务’的附加条件”……
很多消费者提到自己在购车时都发生了这么一笔费用,那么金融服务费到底什么?收取是否合理?
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陈嘉宁表示,金融服务费是针对申请汽车贷款的客户收取。在申请汽车贷款过程中,客户需要提交各种资料。如果经销商有帮助客户准备资料申请贷款,收取一定的费用无可厚非,但收取的费用应该与他们提供的服务相匹配。
“目前,一般是收取贷款金额三到四个点的金融服务费,与他们的服务,比如收集和提交一下申请材料,相比明显偏高。”陈嘉宁表示,主要原因是我国现行汽车销售体系中经销商的垄断地位,大都是某品牌汽车在当地的唯一渠道,依靠垄断哄抬服务费价格。消费者在整个过程中比较弱势,为了顺利提车,也只能接受费用。
中国银行法学研究会理事肖飒强调,4S店违规收取金融服务费,涉嫌强制消费。若开具了服务费票据,涉嫌非法经营,消费者可以向银监会、市场监管局、税务局等机构投诉,也可以向法院起诉。如果款项进入个人账户,不当得利,除了向银保监会、税务局、市场监管局投诉外,还可以将该个人起诉到法院,要求退钱。
金融服务费是否会变相增加购车成本或提高利息?肖飒表示,对于消费者而言,其支出的金融服务费、贷款本金与利息均可看作购车开销,金融服务费增加了购车成本,但是否属于变相提高利息还需依据具体案情进行界定。
不少业内人士直言,金融服务费已成为汽车金融行业的“毒瘤”。尽管质疑声颇多,但依旧是通行多年的行业“潜规则”。
尽管梅赛德斯-奔驰官方否认“不向经销商及客户收取任何金融服务手续费”,但金融业内人士指出,对于与4S店合作展业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问题,是否保障金融消费者相关权益等关键问题,奔驰金融完全免责或非易事。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法与金融研究室副主任尹振涛认为,此次奔驰女车主案例,相关部门需要有明确的处理和处罚,从而有所震慑。(来源:中国证券报)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