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职业打假只有积极的一面,遏制欺诈行为、打击懒政和地方保护,促进依法行政公平竞争。
但是,讨论职业打假,先要厘清打假和假打!例如调包过期食品再索赔属于诈骗,与打假何干?连打假和假打都分不清楚,如何探讨?
标签瑕疵问题和欺诈、误导的标签问题不能混为一谈,标点、错字问题属于瑕疵,但10%羊绒标签印刷100%羊绒也是瑕疵?
我倒是觉得瑕疵更应该打,低能到连个标签错字都看不出来,怎么培养工匠精神?怎么优胜劣汰?
再说,白吃枣别嫌核儿大,初入行的打假小白也有一个进化过程,先促进中国产品的标签升级,再促进产品质量升级,有什么不好?(王海)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