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

ApplePay身陷代理人战争,搅局支付市场到底是谁和谁的战争 2016-2-28 20:10:15 发自福建

商城网编辑部 微博 只看楼主 0601

  Apple Pay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系统建设者,其在华的正式上线,引发了鲶鱼效应,让不少第三方支付企业都忙了起来。由于Apple Pay并未获得第三方支付牌照,作为单纯支付工具,其聪明地选择了与银联合作,利用后者的通道和资源优势快速打入了中国市场。大家都不禁感叹,“一个水果引发了一场乱战,Apple Pay堪比《汤姆叔叔的小屋》。”读者可能更想了解,这到底是谁和谁的战争?我们会不会牵涉其中?又会不会有风险?

  银联的尴尬身份

  互联网经济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我国也赶上了这次科技大潮。自1999年开始,我国开始把目光锁定在了商务模型和新技术发展上。对于电子商务平台,我国政府采用了极宽松的政策,以至于有很多业内人士认为,正是由于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宽松的政策环境,引领了第三方支付平台在中国的蓬勃发展。

  例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只花了10个月时间,用户规模便从百人左右迅速攀升到了2亿人。另一方面,也有银行人士认为,我国政府制定的针对网上支付平台的法规过于宽松,虽然第三方支付平台拥有央行发布的牌照并受其直接监管,但这不利于银行及银联公司的业务扩张及其对资金数据实时监控能力的建设。

  直到Apple Pay进入中国,银联和各大银行惊喜地发现,或许在支付行业扳回一城的机会来了。但是在Apple Pay一味强调自己比支付宝或微信在进行“闪付”时要快近5秒时,不少理性的网友则回应称“听起来挺炫酷,但并没有什么革新式的进步。”

  Apple Pay身陷代理人战争

  “美国把电子商务当成甜点,但中国却把电子商务当主菜。”阿里巴巴马云如是说。的确,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实力绝对不在银联之下,但美国的Apple Pay和PayPal却不能同VISA和MasterCard平起平坐,市场格局的不同也可侧面印证我国对电子商务是多么重视。Apple Pay有点像雇佣军,刚入华即高调地替银联向第三方支付平台宣了战。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韩复龄对《经济》记者表示,Apple Pay入华后对支付行业有很大影响例如,原来只有支付宝和微信财付通两大巨头,现在Apple Pay已经开始和银联及商业银行签署协议,可以说银联和传统银行们的反击通道已经打开了。

  韩复龄介绍称,第三方平台如支付宝、微信等都是绕过银行的平台,而如今银行和银联都是想通过Apple Pay来扩展并稳固其业务。“现在对于银行而言,应该看如何互利共赢,因为再堵也是堵不住了,所以银行及银联都希望能通过联手Apple Pay来显示自身存在,并且扩展移动支付的市场。”

  而且,手机绑定也是比较便利的,比出门带很多卡要方便许多。韩复龄认为,“苹果公司在国外已经开始了很长时间的相关测试,因而这次进入我国的手机支付平台也不一定国内所有厂商都模仿得来,因为苹果是有一定软硬件基础和粉丝基础的。”

  “我认为这对我国而言其实是利好,可以促进市场竞争。例如支付宝的占有率已经到了顶点,未来很可能就要开始下降,今后不会说始终‘一家独大’甚至出现垄断,就好像我国有那么多家银行也并没有出现哪家能垄断的情况。这对银联和银行都是比较好的开局。”韩复龄如是说。

  投中集团分析师陈伟向《经济》记者表示,虽然各方数据都不尽相同,但从之前很多报告来看,支付宝占有率大概在73%到80%左右,财付通、拉卡拉则在支付宝之后,共同位列第三方支付的前三位。

  反观PayPal则在中国一直不温不火。陈伟说,“一是因为或将惹怒银联和银行,其次就是PayPal目前还离不开银行。在中国,PayPal可能一直在做努力,但是在北京甚至其上海总部都没有见到其打广告,所以不论是PayPal出于没有我国央行发的第三方牌照或各种其他原因,都没显示出有多少抢占市场份额的举动,也没有展示出更多的中国属性。国内使用PayPal的客户更多都是做外贸的。目前,央行第一批发布牌照的企业如拉卡拉需要30亿元左右,而之后几批企业则由于占有率本身过低,因而PayPal目前比较尴尬,或也不太可能去通过并购进入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

  Apple Pay的大热则完全是另一种情况。陈伟分析称,“从业务流程来分析,Apple Pay从头到尾都没有资金沉淀。这或许是其一个巨大优势,因为Apple Pay需要依托银联及银行,使得银联和银行非常喜欢这一点。这也可能是苹果的一个巨大劣势,因为没有资金沉淀,其便不能收取较高的手续费用,不利于其利润增长。对于苹果手机用户而言,支付肯定是相当快捷的,用户体验一下就上升了几个层次。”但在资金量和在全世界支付场景来看,苹果这种“闪付”功能占有率相当低,即使银联和银行们始终力推,其未来在中国或也不会有很大的占有率。

  一名接近银联的人士向《经济》记者透露,目前的情况来看,银联比较支持Apple Pay。虽然之后Apple Pay还要和各个银行单谈,但其已经和至少12家银行谈成了合作。Apple Pay就相当于一个电子钱包,因为支付时所有资金走的是银联通道而并不走苹果自有通道,所以苹果不会经手任何资料,安全性很高,支付难度则很低。Apple Pay目前支持所有银联闪付卡,这点比较强。

  根据银联的统计,全国POS机支持闪付的约占30%左右,接近千万台。“也就是说,全国是有一定数量支持闪付功能的POS机的,当然主要都集中在北上广深,因为也有银行卡本身的问题,闪付需要带芯片的银行卡才可以,但目前带芯片的银行卡并不是全面普及的状态,所以今后还是有发展空间的。”该接近银联人士如是说。

  第三方平台未受太大威胁

  Apple Pay联手银联及银行挑起的新战役虽然已经开始,但目前来看并不会对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产生太大威胁。如果苹果想要更高的占有率,只和银联合作还不够,苹果在美国一直在帮助商家低价甚至免费安装带闪付系统的POS机,以增加其可使用的市场范围。在中国,这套理论背后意味着要继续大量烧钱,而这却又是Apple Pay及其合作伙伴们无法长期“出血赞助”的。

  “当然,如果Apple Pay什么时候像小米手机一样开始支持公交卡绑定,想必用的人会更多一些;增加叫外卖等业务,可能也会有提高其占有率;如果可以绑定单位门禁卡,那么相信用的人可能会出现一个井喷。出门只带一个手机总比带一堆东西更为方便,特别是在深圳这种有不带钱包出行的环境和习惯的城市。”陈伟感叹道,但目前来看,Apple Pay的场景支付功能还是太少。

  支付宝、微信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平台都是有安全保险的,目前也还没有听说有索赔的案例。陈伟解释称,而Apple Pay和支付宝的最大不同就是,Apple Pay只是一个电子化的银联卡,并没有自己的结算通道,而支付宝是一个纯粹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自己本身就是一个结算通道。支付宝同银联的合作充其量是为了开拓自己的市场。银联充其量在国内和东南亚比较好些,在其他地方并不很好。其最终目的都是要做像Visa或MasterCard这样的顶级清算公司,所以严格来讲第三方支付平台和银联等银行机构是有竞争的。

  清科集团分析总监徐志鹏向《经济》记者表示,支付宝和微信已经在国内比较领先了,可以普遍应用在苹果或安卓系统的手机当中,占有率极高。而Apple Pay则仅限于苹果手机特定机型中,这算是Apple Pay的缺点,可以说Apple Pay引人注目的地方更多的是软件方面的进步。

  “再看银联本身就处于一个半官方机构的情况,支付宝、微信等和银联首先是相互竞争的,其次就是央行一直比较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徐志鹏说。

  支付宝和淘宝过去是鱼和水的关系,互相依存发展。现在淘宝和支付宝都成长为各自领域的巨人。

  据统计,2014年支付宝年交易额约为4万亿元,占我国整体社会消费金额的六分之一,其中阿里移动支付日交易笔数达到2500万笔。2014年阿里巴巴年收入超过600亿元,净利润也超过250亿元,现金储备更是超过50亿美元。反观银联,2014年收入则在130亿元左右,净利润20亿元左右,净资产不到150亿元。

  此外,阿里巴巴之前为了抢占出租车支付场景,旗下的快的补贴在2014年便支出超过8亿元,相当于银联同期净利润的一半左右。如果银联及银行们像阿里巴巴一样通过补贴来保住已有的线下收单市场,可能还真补不起。整体线下收单市场的手续费收入大概有千亿元左右,银联拿其中的10%,发卡行拿其中的20%,收单行拿其中的70%。银联早先一直在支持第三方支付平台,现在则是卖力气同Apple Pay合作,以求与支付宝相抗衡。

  回顾银联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前几次战役。在2013年8月27日支付宝曾败过一次,其当时突然宣布关闭了全国所有的线下POS机。对于这一举动,支付宝在其官方微博仅解释称“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

  尽管如此,支付宝并没有完全认输。停用了线下POS机,支付宝却没停止向线下拓展。其在之后不动声色地向商超、餐饮、便利店等线下生活场景推进。有数据显示,超过13万家的线下餐饮和超市门店、200多家医院和数十万辆的出租车,用户都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用支付宝付款。

  于是从2015年6月28日开始,银联发现支付宝瞬间又走回了商超行业所有主流店家,包括家乐福、屈臣氏、7-11等,一下覆盖了北京、上海、广东、天津、河北等20多个省市。支付宝在一夜间犹如一股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

  关键的是,在很多地方,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仍能够采取反向扫码形式完成支付,即由客户手机扫商户的二维码,此方式几乎是没有成本的。

  对此,有网友表示:“你觉得学校门口摆地摊的小贩会安装POS机吗?不过他们用手机弄一个扫码支付还是完全可能的。”

  这或许就是为何银联和银行们那么盼望有一个可以与支付宝或微信对抗的平台出现。因为支付场景对金融行业十分重要,失去了支付场景,银行将流失大部分金融服务功能。失去了支付服务功能,银行将失去大量客户,失去未来几十万亿的消费金融市场。支付是银行金融服务最重要的护城河,现在阿里正在强势进入各种支付场景,其对支付场景的渗透将是对金融行业的巨大挑战,未来如果在各种交易当中大家都使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平台,银联和银行们将会遭受巨大的发展瓶颈。

  格局之变需科技助燃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这句话放在此处再恰当不过。未来支付格局的变化是需要科技来托底的。

  当年银行卡在网上进行支付业务时都需要输入各种卡号或代码,这样就会比较麻烦。徐志鹏认为,第三方支付就是在这方面进行了改进,使得支付变得比较快捷,以此在抢占大量市场份额的同时完美推广了第三方支付自有通道的市场占有率,而市场占有率则代表着数量巨大的利润。

  “Apple Pay正在使用的指纹技术则大大提高了银联正在推动的银行卡闪付业务的火热度,可谓银联及银行东山再起的有力推手。”徐志鹏说,但支付宝和微信通在技术方面和Apple Pay并没有很大代差,其良好的名声及不错的用户体验依然牢牢地抓住了很多用户的心。

  眼下,虽然支付宝和微信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对Apple Pay不用太过担心,但在未来,第三方支付平台在战略上需要重视Apple Pay。

  “未来应该继续保持对高科技的追踪及跟进。Apple Pay厉害地方在于苹果手机的指纹识别功能,当然,目前已经有部分使用安卓系统的手机也可以使用指纹识别功能,但用户体验尚不很完善。总而言之,不论Apple Pay最终结局如何,银联已成功挑起了其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新一场热战,而且科技牌打得不错。”徐志鹏表示。

  据李伟介绍,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内部,升级与同质化也正在悄然进行着。随着微信宣布开始收费,支付宝正在执着地复制微信的社交模式,这个执念哪怕只实现了一小部分,考虑到其同样巨大的用户基数,或也会在不久的将来面临用户增长和成本控制之间的尴尬。

  虽然韩复龄认为支付宝不会造成垄断格局,但他也认为,支付宝同微信的界面及功能越来越同质化。“也就是说,支付宝越来越像微信,微信也越来越像支付宝,他们都正在向身边所有平台学习其优秀的特点。”

  相信在不远的将来,第三方支付平台定能凭借巨量的C端用户数量及更好的用户操作体验,进一步改变支付行业的面貌。而银联和银行,在勇敢地拥抱科技之后,也将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或许正如马云所言,“支付宝、银联和VISA都不是相互真正的敌人,大家的共同目标其实是消灭纸币。”(据《经济杂志》记者 崔博)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个性签名可以是实名全名或用户名的补充、解释、提示等,最长32汉字。




相关主题:

商城资讯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商城动态
  • 商界报道
  • 商务资讯
  • 商业新闻
  • 访谈对话
  • 商务评论
  • 商贸参考
  • 商城研究
  • 商海故事
  • 生意经典
  • 商道谋略
  • 商战风云
  • 交易保障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消费提醒
  • 购物指南
  • 消费点评
  • 声明说明
  • 曝光警示
  • 黑白名单
  • 反黑打假
  • 虚假欺诈
  • 市场监管
  • 投诉维权
  • 买卖保障
  • 交易担保
  • 服务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居民服务
  • 医药卫生
  • 餐饮住宿
  • 金融财税
  • 交通运输
  • 教育培训
  • 招工招聘
  • 休闲娱乐
  • 租赁拍卖
  • 顾问咨询
  • 软件信息
  • 任务外包
  • 日用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纺织服装
  • 鞋帽箱包
  • 珠宝配饰
  • 手机数码
  • 家电办公
  • 家居日用
  • 美妆养护
  • 母婴玩具
  • 轻工食品
  • 体育旅游
  • 家装建材
  • 房屋地产
  • 专业市场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农林牧渔
  • 文艺文创
  • 媒体出版
  • 五金交化
  • 电子电气
  • 机械设备
  • 车辆船舶
  • 能源化工
  • 冶金矿产
  • 安防环保
  • 工程项目
  • 综合市场
  • 广场大集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网络超市
  • 广场集市
  • 二手市场
  • 非标特异
  • 商机无限
  • 买家求购
  • 发标发包
  • 分类广告
  • 个人求职
  • 导购促销
  • 爱心义卖
  • 临时管制
  • 推广运营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入业指导
  • 运营推广
  • 管理进阶
  • 商城实务
  • 商家活动
  • 推荐分享
  • 广而告之
  • 公告启事
  • 商务服务
  • 调查问卷
  • 预审公示
  • 优品数库
  • 商城之家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商品主页
  • 客来商往
  • 客商共治
  • 评比排行
  • 小二客服
  • 店长掌柜
  • 经理高管
  • 商会联盟
  • 商者之家
  • 优商数库
  • 答疑解惑
  • 资料常识
  • 商城版务 开启/闭合版块帖文详细列表
  • 在线发稿
  • 版务规则
  • 开放工单
  • 公告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