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越:从掌柜到职业经理人,山西掌柜文明史和现代职业经理人
在中国金融发展史中,山西票号的出现和繁荣就如同一颗璀璨的“异星”,在200 年前那个封闭落后的时代,开创了非常具有现代意义的经营管理模式,成为我国最早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并把分支机构直接设在国外的金融机构,成就了晋商“汇通天下”的百年传奇。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位老晋商功不可没,那就是“日升昌”的雷履泰与“蔚字号”的毛鸿翙。一个是山西票号的创始人,一个是他的竞争者。两人争斗了一辈子,争斗从生意场延伸到了生活中,雷履泰给自己的儿子起名雷鸿翙,毛鸿翙就给孙子起名毛履泰……只是,两人永不疲倦的争斗反而促使山西票号业迅速发展起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位老晋商其实都不是东家,而是票号的大掌柜。他们分别服务于平遥李家和介休侯家。而成就他们,或者说成就山西票号的正是着名的“掌柜负责制”。
晋商的“掌柜负责制”始终恪守“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之道,经过仔细的审核后,一旦选中聘用,东家则将资本、人事全权委托掌柜负责,一切经营活动并不干预,日常盈亏平时也不过问,让其大胆放手经营,静候年终决算报告。还通过“人身股”将各级掌柜乃至伙计与商号利益、东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今,“掌柜”一词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称谓:职业经理人。而以现在的眼光来看,“掌柜负责制”可谓是中国最早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像雷履泰、毛鸿翙这样的大掌柜,放在今天就是不折不扣的“打工皇帝”。
“打工皇帝”的说法最早起源于香港,意思是收入十分丰厚的工薪人士,其薪酬水平远远高于平均的工薪阶层,达到了可称作打工人士当中的“皇帝”的水平。随着“打工皇帝”一词在大陆的流行,一批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在经济舞台上大放光芒,比如李开复、唐骏、王亚伟等。在中国企业发展壮大、建立现代公司制度以及走出国门的过程中,职业经理人都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东方乾坤科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士权认为,“职业经理人是企业的手和脚,企业能不能发展壮大、做大做强,要看有没有好的职业经理人。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发展起决定性的作用,因为职业经理人来自市场一线,最了解市场和客户的需求、信息及竞争对手的战略战术,投资人或是老板在做大的决策的时候就必须依靠这些信息,这些信息越全面、准确,战略规划就越清晰,投资人或是老板在做决策时就越准确。我未来也会聘用更多更专业、更高端的职业经理人,也可以说是操盘手,来带领企业和团队走向更高更远。”
从某种角度而言,职业经理人的聘用率和职业化程度,直接反映了一个企业的现代化程度。而一个地域职业经理人平均素质的高低、生存环境的好坏,反映的则是该地域的经济化进程。
太原职业经理人协会常务副会长张元隆则半开玩笑着说:“职业经理人将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没有职业化的经理人管理的企业效益会不好,那社会经济就不会繁荣;社会经济不繁荣,就影响到人们的好日子。所以职业经理人与我们的生活是有直接关联的。”
山西职业经理人发展进程
山西是个有着“掌柜文明发展史”的地方,然而当历史的一页翻过后,留给山西的依然是最原始的起跑线。
“在我国,职业经理人这个群体的兴起时间并不长,山西是在2000 年以后开始兴起职业经理人潮的。那时候想做大的房地产公司、大企业已经有了职业经理人的身影,像东大盛世华庭、双合成等,通过聘用职业经理人,企业有了很大提升,同时也尝到了甜头。”山西田园风光食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毅强说,“我曾工作过的山西恒康乳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时恒康乳业请国内知名的咨询公司建立完善的企业运营管理体系,请会计事务所设计了ERP 财务管理系统,通过猎头公司聘请丰富经验的职业经理人组成运营管理团队,短短五年的时间就成为中国20 强的乳品企业。”
不过在本世纪初,山西类似恒康这样的成功案例并不多。“2005 年之后成功的就比较多了。”王毅强回忆道。
在2006 年以前,山西的职业经理人队伍还处在“蒙昧时代”,真正达到职业化的经理人只是极少数。我们的要求标准一天一天在提升,如果是拿5 年前、6 年前的标准来衡量今天的职业经理人,70% 是过关的,如果拿今天的标准来衡量过去的职业经理人,能合格的凤毛麟角。——张元隆
2006 年4 月23 日,太原职业经理人协会正式成立,不过用张元隆的话说,此时的太原“职业经理人的称呼还是比较新鲜的”,“人们很难确切地说明职业经理人是干什么的,甚至协会成立后要做哪方面的工作都是模糊的。”
经过一次次的开会讨论,职业经理人协会最终为自己找到了服务定位,那就是沟通——“我们是一个平台,要让所有的职业经理人展现自己的才华和价值,同时我们是桥梁,我们要沟通职业经理人和企业家的关系,沟通职业经理人和政府的关系,沟通职业经理们和社会的关系,同时沟通职业经理人和职业经理人的关系。”
然而没多久,职业经理人协会又遭遇了另一个“理论”尴尬,那就是企业家协会的人找上门来了:为什么你们的会员和我们的会员好多是同一个人呢?
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职业经理人协会自然是职业经理们的组织,那企业家算不算职业经理人呢?
怎样才算“职业经理人”
有的国企老总认为自己是给国家的企业打工的,也是专业的管理人员,所以可以算做职业经理人;
有的老板把自己的公司管理得井然有序,现代公司制度执行地毫不含糊,所以也认为自己是合格的职业经理人;
被老板高薪聘到企业担任管理工作的总监、总经理们认为,他们这样的,才是真正的职业经理人;
从企业基层一步步成长为高级管理人员的,则认为他们是最接近老晋商传统掌柜模式的现代职业经理人;
……
目前国内对职业经理人的概念并无明确的定义,那么职业经理人到底是哪些人?
张元隆认为,职业经理人首先是搞经营管理的人,其次是专业的管理人员,具备这两个条件的就可以称为是职业经理人。他又将这个群体做了进一步的划分:以管理为职业,凭此挣钱养家的是职业经理人;自己出资创办了企业,并亲自经营管理企业的,为了与前者做区分,可以称之为是创业经理人。
而在实际当中,具备了专业管理能力的创业经理人毕竟属于少数,受聘用的职业经理人是这个群体中的主流。然而由于职业经理人自身素质的参差不齐,再加上国内职业经理人管理体系并不完善,以及有些企业对职业经理人的监管不到位,造成很多民营企业并不相信职业经理人。但是与此同时,“请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也正在被更多的企业主重视,“聘用职业经理人”成为一种趋势。
于是,自身素质的问题与生存环境的问题成为目前国内职业经理人群体面临的两大难题。
手机摇一摇,自动推荐下一篇帖子
为您提供签名参考示例,引导用户事业迈向成功。长度限60字符以内